历史百科网

印度尼西亚戏剧

[拼音]:Yindunixiya xiju

[外文]:Indonesian Theatre

印度尼西亚具有民族特色的哇扬皮影戏在 8世纪即已出现。它源于古爪哇人的祭祖活动,后演变成娱乐性质的影戏。11世纪已有文字记载,15世纪后日臻完善而定型,在爪哇、巴厘一带流传至今。印度宗教文化传入后,哇扬戏的剧目受印度梵语文学和梵剧的影响,多取材于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经改造后已爪哇化。著名剧目有《阿周那的姻缘》、《婆罗多大战记》、《德哇·鲁吉》等。后来爪哇的民族传奇班基故事和爪哇的历史演义也成为重要的题材来源。 教传入后,在一些传统剧目中又注入 教思想。哇扬戏不少为连台本戏,连演数夜,由一个称为搭郎的职业艺人主持。哇扬戏对其他艺术形式有深远影响,而戏中的著名人物形象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性格典型。哇扬戏后来趋于多样化,除皮影哇扬戏外,先后出现有木偶哇扬戏、假面哇扬戏等,19世纪出现了人扮哇扬戏。

在传统戏剧中,除哇扬戏以外,爪哇岛尚有几种地方戏剧,其中较重要的有假面戏、格多柏拉戏、勒囊戏、鲁德鹿戏等。假面戏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已广泛流传。格多柏拉戏据传产生于1885年,流行于日惹南部的农村,以演农村题材的戏为主,后来一度衰落。1926年东山再起,1945年印尼独立后日益受到欢迎和重视,在日惹成立了全印度尼西亚格多柏拉戏剧联合会。勒囊戏主要流行于雅加达一带,从演出服装上可以看出葡萄牙的某些影响,而在演出方式上又可看到受我国戏曲的某些影响。鲁特鹿戏流行于东爪哇一带,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

印度尼西亚的现代戏剧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文化和戏剧的影响下,1891年奥古斯·马赫由在泗水创立了一个商业性的新剧团,上演伊斯坦布尔戏剧,伊斯坦布尔戏剧融乐、 歌、舞、演、白5事以推进故事的开展,演员自编台词,即兴表演。伊斯坦布尔戏剧起初多取材于阿拉伯、波斯、印度、我国和西方的著名神话传奇故事, 如《一千零一夜》、 《蕾莉与玛杰农》、《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后来也演莎士比亚名剧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20世纪后开始演反映印度尼西亚生活的现代剧,如《达希玛姨娘》、《大盗希佐纳》等。伊斯坦布尔戏剧由于深受市民欢迎而风靡一时,各地纷纷成立类似的职业剧团,其中邦沙万歌剧团和因陀罗邦沙万剧团最负盛名,故伊斯坦布尔戏剧后来也被称为邦沙万戏剧。1926年俄裔艺人毕叶德罗创立达达尼尔歌剧团,对伊斯坦布尔戏剧作了重大改革,使演出更趋正规化和现代化。

印度尼西亚的现代戏剧创作大约发轫于20世纪初,最初从事戏剧创作的多为华裔作家,著名的有杨众生(又名门希尔·安 ,1902~1962)、郭德怀(1880~1951)、温正兆(又名布鲁托·苏腊梭诺,1900~ )等。1911年发表的《危险的财产》可能是华裔作家创作的最早剧本。反映民族觉醒、与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现代戏剧创作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的20年代,以鲁斯丹·埃芬迪(1903~1979)的3幕诗剧《贝巴沙丽》(1924/1928?)为先导。这部诗剧通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以象征和影射的手法,揭露和抨击殖 义者,号召印度尼西亚青年为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而斗争。但发表不久便遭到殖民当局的禁绝。耶明(1903~1962)为1928年印度尼西亚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创作的 3幕历史剧《庚·阿洛与庚·德德丝》也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表现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30年代“新作家”时期,戏剧创作仍以历史题材为主,曲折表达民族愿望。最主要的剧作家是诗人萨努西·巴奈(1905~1968),著有《克尔达查雅》(1932)、《麻若巴歇的黄昏》(1933)等历史剧。他于1940年发表的《新人》是印度尼西亚戏剧史上第一部以工人斗争为题材的 4幕现代剧。这个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剧作家是尔敏·巴奈(1908~1970),主要剧作有《时代画像》(1937)、《楞刚·甘扎纳姨娘》(1939)等。

1942~1945年日本占领时期,占领当局企图利用戏剧作为宣传工具,印度尼西亚的剧作家则利用此机会大力发展民族戏剧事业。这个时期的戏剧创作主要特点是鼓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但也有为宣传日本“大东亚战争”效劳的戏剧。当时的主要剧作家后来都出有剧作选,如尔敏·巴奈的《貌柔质刚》(1953),埃尔·哈金(1906~1979)的《亚洲上空的风暴》(1949),乌斯马尔·伊斯马义(1921~1971)的《悲与喜》(1949)等。1944年5月乌斯马尔·伊斯马义在雅加达创立玛雅剧团,这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个戏剧社团,对后来的戏剧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945~1949年为印度尼西亚的八月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在数量上有所下降,但在思想内容上则大有提高,作品更直接地反映民族斗争和现实生活,具有较浓厚的时代感。主要剧作家有乌杜伊·达唐·宋达尼(1920~1979)、特里斯诺·苏马尔佐(1916~1969)、巴赫迪尔·赛坎等。乌杜伊于1946年发表的诗剧《笛子》用象征的手法描述了民族斗争的整个历史进程;1947年发表的话剧《饭店之花》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美与丑和对自由的向往;而1951年发表的《阿瓦尔与米拉》则反映了人们对八月革命后的现实感到不满和沮丧。巴赫迪尔·赛坎的《后卷》(1950)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革命者对斗争失败的自省。

1959年印度尼西亚成立了戏剧协会。巴赫迪尔·赛坎的《麦拉比火山下的红岩》和达丽娅根据普拉姆亚小说改编的《万登新豪杰》都是不同时期人民斗争的真实写照。此外,代表不同思潮的戏剧也有较大发展,先后成立各种戏剧协会和剧社,如 艺术文化协会, 教戏剧社、茂物市戏剧联合会、日惹戏剧研究会等。在戏剧创作方面也涌现一批青年剧作家,如伦特拉(1935~ )、莫丁戈·布舍(1937~ )、吉尔佐慕里约(1930~ )、纳夏·查明(1924~ )等。1955年创立印度尼西亚民族戏剧学院,这是专门培养戏剧人才的第一所高等戏剧学院。

60年代以后,戏剧创作的发展日益艰难。西方荒诞派的影响增大。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剧作家除伦特拉外,还有布杜·威查亚(1944~ )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延委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印度尼西亚戏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延委;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25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