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明英宗朱祁镇,恰似在下班高峰时段驾车 -- 满肚子的气。先谈谈年号之事,明朝皇帝,即便在位时间漫长,也仅有一个年号,唯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为正统,后一个叫天顺。这并非他刻意搞特权,在两个年号之间,是一连串可气之事串联起来的。
先说正统朝,差不多世人皆知。众多忠良干才他不予信任,偏偏宠信一个教书先生出身的太监王振,一众阉党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后来瓦剌侵犯边境,忠臣良将苦苦劝谏,他却不听,偏听死太监怂恿,非要御驾亲征。率领几十万人趾高气扬地出了长城,按理说既然亲征就该好好打仗,可他不这样,走到半路又后悔了,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撤兵。撤兵就撤得快点啊,结果跑都没跑成,被人家围困在土木堡包了饺子。稀里糊涂一场混战,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连他自己都当了俘虏,丢人到这般地步,能不气人吗?
他被抓到蒙古高原去啃生羊肉,烂摊子总得有人收拾。皇帝被绑了,敌人打到家门口,总不能学宋朝来个衣冠南渡吧。还好有他亲弟弟帮忙收拾,弟弟朱祁钰继承帝位,改年号为景泰。可气的正统朝总算结束了。
景泰帝信任良臣于谦,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打垮敌人,再运用外交压力,逼得瓦剌把英宗放回来当太上皇。总算不用像宋徽宗那样客死他乡。折腾半天,祖宗江山差点丢了不说,皇位也折腾没了,这样的闹剧,能怪别人吗?
虽说是傻事败事一箩筐,但傻人有傻福。虽说皇位没了,命倒是保住了。回来舒舒服服过太上皇的日子倒也不错,可他不消停,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几年后趁着弟弟病重搞了一场 “夺门之变”,夺回皇位不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忠臣于谦,并把当初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们来了个大清洗。掌握朝政大权的全是像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样的奸险小人。
虽然没过几年,这几个人也被明英宗清算,下狱的下狱(石亨),充军的充军(徐有贞),被杀的被杀(曹吉祥),可明朝的政治气象,怎一个乌烟瘴气了得。
皇位夺回来了,自然就要改年号。于是,明英宗改年号为天顺。从正统年到天顺年,打败仗、杀忠良、宠小人、乱国家,尽是他干的败事。每每读史至此,不知有多少人气得直哆嗦。
可正统朝的事毕竟年头久远了,真正给后世留下麻烦的,是天顺朝。
“天顺” 嘛,从字面意思讲,自然有风调雨顺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顺” 朝时期的明朝,运气还真不错。别的且不说,单说绑过明英宗票的瓦剌,那在土木堡创下击败明朝几十万大军、活捉明朝皇帝伟业的瓦剌首领也先,没死在大对头明朝手里,倒在内战中被一刀砍死。
到了天顺朝时期,瓦剌又和邻居鞑靼打个不停。虽然少了良将于谦,但终天顺一朝的边境形势,还总算是太平无事。
边境无事,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错。老百姓要的不就是个太平日子?可天顺朝的事,却真个不太平。先是拥立英宗复位的三员猛将:大学士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相互之间先干起仗来,拉帮结派,你争我抢,之后相继败亡。虽说没惹什么大祸,可从天顺初年到天顺五年,这帮人来回折腾。至于国家建设之类的正事,那是顾不上了。
按说官场斗争,小人得志,盛世也好,衰世也好,都算是寻常事。封建时代,只要有明君坐镇,因势利导,非但惹不出什么麻烦,搞好了也能有个国泰民安呢。至于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嘛……
朱祁镇这人,虽说办了这么多傻事,可要说他是昏君,还真有点冤枉他了。
就拿土木堡之变来说,御驾亲征被抓了俘虏,进了蒙古人的战俘营。按说够丢人了,可他不,当囚徒还当出水平来了。日子没多久,从蒙古人的看守,到那些跟他打过交道的许多蒙古将军,甚至到瓦剌首领也先的弟弟伯颜,全和他成了好朋友,一个个对他死心塌地。甚至那位伯颜将军,多次为了放不放他回国的问题竟然和亲哥哥也先吵得脸红脖子粗。到了他被接回京城,伯颜将军亲自相送,一直走了几十里才洒泪而别。这份凝聚力,哪像个昏君,分明是明君的气度嘛!
再说到个人私生活问题,朱祁镇和他的正宫钱皇后,真称得上我国历史上一对有名的患难夫妻。他被抓到蒙古的时候,钱皇后哭坏了眼睛,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搜罗出来送到蒙古那边去赎他。为了说服朝臣迎回英宗,她以死相争,结果摔瘸了腿。
到了朱祁镇被放回来后,两人被幽禁在南宫,生活困苦,更是靠钱皇后纺纱卖钱,贴补家用。钱皇后情深,朱祁镇也专情,重登皇位以后,对钱皇后依旧礼遇有加,夫妻恩爱一生,既能共患难又能共安乐。这份模范,别说是皇帝,就是今天那些一夜暴富的款爷们,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气度不凡,人品也不差,那智商问题呢?你不能不承认,办过这么多错事的朱祁镇,有时候聪明得让人难以置信。被囚禁瓦剌的时候,他身边的太监喜宁反了水,投奔到蒙古人门下当了,日日出坏主意,几次都差点置他于死地。
可朱祁镇有办法,骗瓦剌说自己给大明写亲笔信,要大明接受瓦剌的要求。条件只有一个:叫喜宁去送信。等着喜宁乐颠颠地进了大明地界,早已准备好的明军将士一拥而上,将其五花大绑,不久就碎尸万段。原来,朱祁镇暗地派随从跟着喜宁,并给大明边关将领送去了要擒杀喜宁的亲笔信。一张纸条就解决了问题,这份聪明,你能说他糊涂?
再就是后来夺皇位,一夜之间取代了自己的弟弟重坐了江山。还有天顺年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位权臣相继乱政,朱祁镇拉一个打一个,不出几年就将他们一一收拾掉。这种人,说他是糊涂虫?那任谁都不信。
他在位的时候也做过一些好事,最著名的当属 “优老之政”。规定全国百姓,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粮食钱帛,九十岁以上的加倍供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可免服官府差役。这大概是算得上世界上最早的 “国家福利政策” 了。如此看来,这位皇帝大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可说到底,他真不是个好皇帝。聪明也好,专情也好,他独独欠缺一样大智慧 -- 治国。治国就像下棋,黑白交错,恩威并施,要的是统筹把握全局的能耐,是切中要点问题的大谋略。朱祁镇聪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聪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真正可以让国家富强的大智慧,他是最欠缺的。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耗子是好猫;昏君贤君,治好了国家是明君。那些个他身上的种种 “美德”,放到评价皇帝身上,除了增加点 “八卦” 外,统统白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阿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位怎样的皇帝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阿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