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kusi
[外文]:Buddhist Cave Temples
简作石窟,是开凿于河畔山崖的佛教寺院。石窟寺渊源于印度。我国兴建石窟寺约始于3世纪,盛期在5~8世纪,此后,逐渐衰歇,但有的地点甚至到 16 世纪尚在开凿。开凿盛期石窟寺遍布我国大部地区,现存各地石窟遗迹的各种形象、内容仍极丰富,是研究我国中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美术、建筑工程诸方面不容忽视的形象资料,因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达30处,列入省、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更多。
石窟形制我国石窟从形制上考察,可分为 5大类:
(1)窟内凿有中心塔柱的塔庙窟;
(2)窟内设置以释迦等形象为主像的佛殿窟;
(3)备高僧宣讲的讲堂窟;
(4) 僧人坐禅的小窟──禅窟;
(5)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而开凿的僧房窟。此外,还有大量单独存在或附凿在各类石窟附近的摩崖造像。
石窟分区我国石窟可依开创的先后顺序分为 4区:最早兴建石窟的是新疆地区;其次是新疆东邻的中原北方地区;再次是南方地区;之后是 地区。
新疆地区新疆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集中的地点是拜城、库车一带及焉耆、吐鲁番附近。拜城、库车一带的石窟是古龟兹的遗迹。拜城克孜尔千佛洞规模较大,开凿最早。现存最早石窟的年代约当3世纪末,4~5世纪是它的最盛期,8世纪渐趋衰落。开凿时间晚于克孜尔的有库车境内的库木吐喇千佛洞、森木塞姆石窟和克孜尔尕哈等石窟。焉耆石窟主要分布在七格星,是古焉耆的遗迹,开凿时间约在 5世纪以后。吐鲁番附近的石窟有吐峪沟和柏孜克里克两处,前者约开凿于 5~6世纪,后者主要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最晚的可能迟到13世纪。
新疆石窟形制复杂,上述5大类俱全,约从4世纪起即出现了不同类石窟开凿在一起的石窟组合,这种组合大约相当于一个单独佛寺。5、6世纪以来,在石窟组合中塔庙窟增多,僧房窟减少; 6世纪以后,不少地点新建了单类石窟; 7世纪以后,出现了中原北方形制的佛殿窟。7、8世纪以后,焉耆、吐鲁番附近的石窟流行于石窟前接砌土坯前室和径用土坯砌建的洞窟。新疆石窟除僧房窟和小型禅窟外,窟内都绘壁画,绝大部分原来都安置塑像。绘塑的内容, 6世纪以前主要有释迦、交脚弥勒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等图像; 6世纪出现了千佛。新疆石窟绘塑的内容、布局和各种形象,都具有本地的特征。但自 8世纪以来,中原北方盛行的阿弥陀等净土,还有一些密教形像逐渐传布到这里,石窟的形像、布局乃至绘画技法较明显地受到中原北方石窟的影响。
中原北方地区中原北方地区指新疆以东、黄河流域迄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此地区石窟分布广、数量多、内容繁杂,可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即毗邻新疆的甘肃、宁夏;东区即甘宁东面的陕西、山西、河南及其以东。
西区即甘宁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天水、庆阳、固原等地。此区延续时间长石窟数量多的是位于甘肃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据文献记载,莫高窟始凿于366年(现存最早的石窟约属 5世纪晚期),是新疆以东开凿石窟最早的地点,此后陆续兴建到14世纪。莫高窟以东,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现的重要石窟有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泾川南石窟寺,我国成立以后发现的有安西东千佛洞、玉门昌马石窟、酒泉文殊山、肃南金塔寺、武威天梯山、永靖炳灵寺、固原须弥山石窟、庆阳北石窟寺和平定川诸石窟等。以上这两批石窟除属安西的两处外,都保存有5~6世纪的石窟。其中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还存有较明确的 5世纪前期窟龛。炳灵寺第169窟无量寿佛龛有420年题记,是我国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窟龛。本区开凿最晚的14世纪的石窟,以莫高窟和榆林窟、东千佛洞遗存最重要。
东区即陕、晋、豫及其以东的石窟。此区幅员广阔,石窟分布西部多于东部。北魏皇室显贵开凿的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巩县大力山石窟是此区5~6世纪石窟的主流。沿续此主流的重要石窟有 6世纪中期开凿的邯郸响堂山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此外尚有5、6世纪开凿的义县万佛堂石窟和 6世纪开凿的义马鸿庆寺石窟、济南黄花岩石窟、益都云门山、驼山石窟等。7~8 世纪唐皇室显贵在洛阳和长安附近开凿了一批新石窟,保存较好的有龙门潜溪寺、奉先寺和东山诸窟以及长安近畿彬县大佛寺、麟游慈惠寺石窟等。这批石窟既继承了前期主流石窟的传统,又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随着唐代实力的扩展,洛阳长安两京创出的新型石窟的影响,不仅及于整个中原北方,甚至远布新疆和南方。陕、晋、豫及其以东区石窟的承袭、演变关系比较清楚,充分表现了佛教石窟逐步东方化的具体过程,因而,这个地区的石窟在全国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区晚期开凿的石窟,除上述部分石窟延续开凿外,以陕西境内新建者为多,较重要的有黄陵万佛寺、延安万佛洞和志丹城台石窟。此外,巴林左旗洞山和前后昭庙有11世纪契丹贵族兴建的石窟,鄂托克旗有13~14世纪蒙古族兴建的百眼窟以及15~16世纪平顺宝岩寺的明代石窟。
中原北方石窟中,西区多塑像、壁画,东区多雕刻。西区除个别石窟外,多附凿摩崖龛像,其中麦积山和武山拉梢寺造像最为重要。另外两处单独存在的 6世纪凿造的摩崖龛像即浚县东山大佛和太原西山大佛,则是受到南方影响前接楼阁的新形式的摩崖龛像。
中原北方窟龛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区分为 4大期。第一期即5~6世纪,多佛殿窟、塔庙窟,也有少数禅窟和僧房窟。主要造像有三世佛、释迦、交脚弥勒、释迦多宝对坐像、千佛和思惟像,其次有本生、佛传、七佛和维摩文殊对坐像,无量寿(阿弥陀)、倚坐弥勒和 、骑象普贤出现较晚。第二期即7~8世纪,主要盛行佛殿窟,有的佛殿中兴建了佛坛。窟簷多改用木建筑,有的窟顶或窟前接建了殿阁式木构。除释迦造像外,阿弥陀、弥勒、药师等净土图象和 像逐渐复杂起来,出现了地藏像,密教形象也开始盛行。第三期即 9~10世纪,石窟开凿逐渐衰落,石窟形制摹拟地上佛殿的情况日益显著,佛坛后面凿出了背屏,窟前接建殿阁作法流行。窟内壁面盛行多种经变的新布局,佛龛两侧流行文殊、普贤相对的画面,文殊似乎受到更多的重视,敦煌莫高窟和富县石泓寺都出现了“文殊窟”。对 的崇奉日益普遍,许多地点出现了 的各种变相。天王的形象也在这个阶段逐渐盛行。第四期即自11世纪以后,开凿窟龛的地点愈来愈少。造像题材除前期习见者外,罗汉群像开始流行,还出现了罗汉群像与佛传结合的场面。布袋和尚以及儒释道合流的形象也在石窟中出现。庆阳平定川石窟中,1095年雕造的“三教诸佛”是现知此区这类题材的最早实例。13世纪太原天龙山开凿了全真道教石窟。13~14世纪莫高窟、榆林窟开凿了藏传密教的“秘密堂”。16世纪初开凿的平顺宝岩寺石窟出现了水陆道场的连续浮雕,其中有的石窟内外全部雕出了仿木结构,石窟摹拟地上佛殿的作法,年代愈晚愈突出。
南方地区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这个地区摩崖龛像多于开凿石窟,且布局分散。南方最早的龛像有5~6世纪之际兴造的南京栖霞山大佛和新昌剡溪大佛,两者原都是前建木阁露顶开龛的造像。广元一带 6世纪的石窟,多因中原影响,开凿佛殿窟和少量的塔庙窟。6 世纪南方窟龛的主要造像除释迦外,多无量寿和弥勒坐像,还有释迦多宝对坐像。桂林西山开凿释迦龛像始于 7世纪。8 世纪以后,四川岷江、嘉陵江流域诸窟龛盛行倚坐弥勒、净土变相和各种 造像。10~11世纪多雕地藏和罗汉群像。11世纪大足石篆山出现了最早的儒释道三教石窟。12世纪大足大佛湾造像内容更为庞杂,除佛传、经变和 形象外,还有祖师像和藏传密教形象。开凿于9~13世纪的大理剑川石窟都是佛殿窟,9世纪主要造像有弥勒和阿弥陀,10世纪以后主要造像有 、毗沙门天王和密教的八大明王。具有地方特色的是以南诏王及其眷属为主像的窟龛。杭州西湖沿岸的窟龛开凿于10~14世纪,13世纪末以前多雕阿弥陀、 和罗汉像;13世纪以后多雕藏传密教形象,包括三世佛、祖师像和各种 像。赣州通天岩有12世纪雕造的罗汉龛像,这里摩崖题刻甚多,1093年的题刻是其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一处。
地区窟龛现知除一处塔庙窟外,皆属僧房窟、禅窟和摩崖造像。塔庙窟即 札拉路甫石窟,相传创于 7世纪。塔柱单层,四面各开一龛,龛内各凿一坐佛两胁侍,后龛胁侍为徒弟,其他三龛胁侍为菩萨。该窟的形制不见于印度、中亚,疑渊源于中原北方。此窟上方还凿有僧房窟一处。 、山南、日喀则远至阿里,许多靠近小丘的寺院附近多凿有僧房窟和禅窟,使用时间一直延续到近代。分布各地的摩崖造像的雕凿也延续到近代。因此,僧房窟、禅窟和摩崖造像的确切年代多不可考。
以上 4 个地区的窟龛虽各具特点, 但又互相影响。5 世纪60年代云冈最初开凿的昙曜五窟除了中亚因素外,也和新疆古龟兹石窟有一定关系;莫高窟现存早期石窟的塑绘在技法上也受到了新疆的影响。6世纪南方窟龛造像明显地影响了中原北方。6世纪中期以后,中原西部的石窟龛像又影响到四川北部。7~8世纪的唐代盛世,中原窟龛典型所在,各种净土变相和密教形象已南播四川,西及新疆。11世纪以后,罗汉群像既盛于中原北方,也流行于南方。13~14世纪,藏传密教形象不仅出现在中原北方,还出现在江南。在以上各地区相互影响的复杂现象中,可看出自 5世纪晚期以前中原北方受到中亚和新疆的影响,这显然是和佛教自西向东传布的情况有关;自 5世纪晚期以来,佛教窟龛在新疆以东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后,我国各地石窟龛像的发展演变,尽管还具有地方特征,但却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全国主要的政治中心或文化中心所盛行的形制和内容的影响。
石窟的破坏与维护各地区窟龛由于长年自然损毁,特别是洪水冲刷、地震崩塌,都遭受了较严重的破坏,甚至是大面积的倾圮。自 20世纪初迄 40年代,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探险”、“考察”者,对许多重要窟龛进行有计划地偷剥盗凿,更加深了它的灾难。我国建立后,一方面强有力地制止了人为的破坏,另方面则对重要石窟进行较大规模地先清理遗迹、后抢救加固的巨大维护工程。这类维护工程首先试行于敦煌莫高窟。50年代开始对莫高窟南段石窟裂罅组织科学监测;60年代初,即在清出20多处10~14世纪窟前遗址的下面砌基,兴建了长达 500米的重力挡墙,有效地制止了岩面脱塌危情的发展。70年代以后对麦积山、龙门、云冈等石窟崖面的维护,采用了较莫高窟更为先进的“喷锚支护”新工艺及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方法。云冈在清理工作中还发现了11~13窟窟 簷遗迹以及5窟上方东侧的大片辽代遗址。80年代重点维护了须弥山、克孜尔、南响堂石窟。须弥山石窟除补顶接像的工作外,还对原来的保护性窟簷进行了试验性的复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克孜尔主要是架栈道、加固岩体,同时还清出了一批沙埋多年的新石窟;南响堂发现了开凿时期在窟上安排的上下层连接的佛塔形制和重要的纪年摩崖碑刻,除恢复石窟原貌外,还需设计新的坚固挡体,这两项工程尚在进行之中。
参考文章
南石窟寺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北石窟寺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康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石窟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康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