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内丹

[拼音]:neidan

道教修炼方术。源于行气、导引、胎息等术。内丹之名,始见于隋代。但隋唐之际,外丹盛行,内丹不著。至南宋,全真道南北二宗皆斥外丹。此后内丹术一直作为全真道之主要修炼术行世。

理论

内丹家将人体的某些部位比作炉鼎,以精、气、神为对象,掌握其运行方法,经过一定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而致长生。他们认为,由太初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一气,这气分化为相对的阴阳,阴阳合成第三体,第三体又衍生出芸芸万物,是为顺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内丹功夫则在逆而行之,力使万物合而为三(即精、气、神),三复化为二(即铅汞或坎离),二复归一(结成金丹)。这就是“夺尽天地冲和之运,阴阳化机之妙”。从而达到重返本源,常住永生。故称顺行则死,逆行则生。

据内丹家解释,所谓精、气、神,乃指人体先天秉赋的元精、元气和元神。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炼丹第一步是要求以神驭气,以神炼精,使精、气合而为“大药”。内丹家称神为阳,称精、气为阴;对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又分别以火、木、土、金、水名之。认为心在上,属火,卦象为离;肾在下,属水,卦象为坎。心之下,肾之上,约在脐下一寸三分处,有一腔,名“气海”,或名“下黄庭”、“下丹田”,就是炼丹的处所。炼丹就在于心肾相交,取坎中之阳,填离中之阴;以坎水济离火,使顺置的火水“未济”交成颠置的水火“既济”,即“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甘露”指先天一气,从泥丸下降;“黄芽”指丹母,从丹田而生,上下交凝,即成圣胎,此之谓丹熟。

术语

内丹修炼使用许多术语和不同的代称,多袭用外丹,如龙虎、牝牡、雌雄、铅汞、坎离等。“龙虎一交相眷恋,坎离方姤便成胎”,即指肾心相交,神、气相融。肾属水,而金生水,西方属金,河图数九;心属火,而木生火,东方属木,河图数七,因此炼神还虚也叫作“七返九还”。元精、元气交结之后,一如黍粒之丹,沉入丹田,再运用火候,使阴质日减,阳质日增,直至阴质尽消,积成纯阳一片,金丹遂成。《入药镜》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修炼过程

一般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与炼神还虚四个阶段。筑基是基本功,重在填亏补虚。由于人生劳累心力,消耗精气,先天元精、元气和元神,殊多亏损,须先通过内丹修炼进行弥补,以达到精全、气全、神全。基础既固,方可炼精化气。其法初步是贯通任、督二脉,即用意念的力量使精化气,复使气自会阴、尾闾溯夹脊上达泥丸,再下降丹田,如此反复运转,称为“河车通”。既是意念,就有缓急,内丹家称此为“火候”。急行冲关之气谓之“武火”,缓行升降谓之“文火”。炼丹以神为体,意为用,用意紧则火燥,用意缓则火温。因此,炼丹忌意散,意散气则失控,势必升降失序,难于结丹。火候的运用谓之“抽添”;意即龙虎(即心肾、阴阳、坎离)相交后,应逐日运火、添汞,归为纯阳。以神为用,养形炼精,进而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后使气、神互化互凝,结成金丹,由有入无,重返虚空。

内丹家对炼丹过程各有不同要求。一般分为三关:百日关、十月关和九年关。百日关是起点,重在行气和胎息,十月关重在结圣胎,九年关则圣胎灵,成仙成真。张三丰则分为三候,以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练己为三候。全真坤道之内丹术与乾道又有不同。

内丹家以《参同契》和《悟真篇》为主要丹书。此外,著名内丹著作有张伯端《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式《复命篇》、陈楠《翠虚篇》(一说以上四种皆白玉蟾所作)及陈致虚《金丹大要》等。

参考文章

道教内丹成仙信仰的流行宗教

带“内丹”的诗句大全文学

道教内丹修炼[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素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内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590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