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巴拉基列夫,М.А.

[拼音]:Balajiliefu

[外文]:М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алакирев (1837~1910)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1837年1月2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城,1910年5月29日卒于圣彼得堡。少年时受作家兼音乐评论家А.Д.乌雷贝舍夫的启发,在音乐上得到进展。1853~1855年在喀山大学数学系当旁听生。1855年到圣彼得堡,结识了М.И.格林卡和В.В.斯塔索夫,在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点方面深受他们的影响。1856年首次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在圣彼得堡演出。1857年起相继结识Ц.А.居伊、М.П.穆索尔斯基、Н.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А.П.鲍罗丁等,于1862年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新俄罗斯乐派”(即“强力集团”或“五人团”,亦称“巴拉基列夫小组”)。1860年曾到伏尔加河流域采集民歌。1862年在圣彼得堡主办免费音乐学校。1867~1869年任俄罗斯音乐协会指挥。1870年以后,新俄罗斯乐派逐渐解体,他思想消沉,停止了创作和演出。80年代初虽恢复音乐活动,但已丧失以往的锐气。主要作品有: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配乐(1859~1861),两部交响曲(1898、1908),4首管弦乐序曲(1857、1858、1862、1867),交响诗《塔玛拉》(1882,根据М.Ю.莱蒙托夫同名诗作),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69),以及40首声乐浪漫曲等。他还将自己采集的民歌配上钢琴伴奏,编成集子出版,有力地推动了民间音乐的研究工作。巴拉基列夫的创作吸收东方(高加索)素材,强调音乐的标题性,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音乐传统,为俄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良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巴拉基列夫,М.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良;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589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