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俗体

[拼音]:suti

[外文]:vulgar form

指民间手写的跟字书写法不合的汉字字体。例如,盡作尽,備作俻、答作荅,觅作覔、變作变,敵作敌, 顧作顾,獻作献。俗体字从六朝已入碑刻, 到隋唐时代俗体字更加增多。俗体字较大的特点是改变笔画, 而有的字声旁也有更改。如燈作灯,墳作坟, 驢作驴,遷作迁等字都是俗体。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 和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里所收俗体字极多。宋元以后在戏曲小说刻板书里还经常应用一些俗体字,其中很多字一直到现在还在应用,有不少已作为正式的简化字。

见《宋元以来俗字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馨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俗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馨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571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