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ezu yinyue
[外文]:music of She nationality
畲族居住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 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畲族使用苗瑶语族的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其中又以山歌居多,通称“果”,亦称“霞果”(即畲歌)。每年有盛大的歌会。节期各地不尽相同,分有会亲节、分龙节以及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六月一、七月七、八月十五、九月九。男婚女嫁时有一系列的婚礼歌。
畲族民歌按历史时期分传统民歌、革命山歌和新民歌3种。传统民歌有长篇叙事歌、小说歌和杂歌3类。长篇叙事歌有歌颂祖先的《盘匏歌》、《麟豹王歌》,有揭露旧社会统治阶级罪恶的《末朝歌》等;小说歌大都由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本改编而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杂歌内容广泛,形式活泼,包括十条起、散条、叙事杂歌、字歌、分字歌、谜歌、嫁女歌、小令等多种。革命山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在福建省福安、霞浦等老革命根据地产生的,有《 党恩情深》、《十送郎》、《心头恨》等。1949年后产生了许多歌唱新生活的新民歌。
畲歌的演唱形式除对唱、独唱、齐唱外,还有重唱(畲语称双音或双条落),主要流行于福建东部的宁德及霞浦。宁德的双音带轮唱性质,声部进行以模仿为主,间或出现支声式、接应式、和音式;霞浦的双条落为领和式。它们都带有较大的即兴性,低音声部常作下三度自由模仿。
畲族山歌有3种唱法:一种用真声唱,称为平讲;一种用假声唱,这是畲族人喜爱的一种唱法;一种是在假声唱法上再提高音区,称为放高音。由于唱法不同,在唱同一首歌词时,可出现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3种不尽相同的曲调。如平讲调,音调低平,与语言结合紧密,情绪平稳。如下例:
假声唱,音区比平讲调提高四、五度,节奏宽广、情绪开朗。如下例:
放高音,音区进一步提高,音域扩展,感情奔放。如下例:
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与汉族杂居,因而各地的畲歌曲调又都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并形成当地的基本调。在畲族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其音乐的民族特色也相应淡薄,但地区特点则相对增强。如福建诏安的畲歌带有闽南音乐风味,广东的畲歌则接近瑶族民歌或客家山歌。
畲族民歌的特点:
(1)多采用五声音阶,商调式为多见,少数用宫调式。
(2)曲式结构严谨,大都为2或4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大致有起承转合式、上下句体变化反复式、单句变化式和自由衍展式等。
(3)音域不宽,多在八度以内,旋律无大幅度的低回和华彩乐句,但音程进行中常见五、六度的大跳和细碎装饰音。
(4)在节拍上除有2拍、3拍、4拍子外,更多的是比较自由的非均分律动,如庒、戸、彎等小节的无规律连接。福建罗源、连江及浙江泰顺的民歌,句首常细分强拍,尾音拖长;在浙江云和、建德常细分弱拍或弱位置。
(5)双数乐句多终止于主音,单数乐句有的结束于主音,有的结束在上五度或下二度音上。
(6)词曲结合上大都是一字一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畲族音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