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shi Zhexue jiangyanlu
[外文]:Vorlesungen über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观点的著作,属于他哲学体系中精神哲学的一个部分。
黑格尔在柏林大学任教期间,从1822年开始讲授历史哲学。后来由他的学生和友人根据他的原稿和听讲者的笔记整理编印成书,于1837年出版。他的儿子K.黑格尔重订《历史哲学讲演录》,于1840年出版了该书的第2 版。中译本于195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译为《历史哲学》,译者王造时。
《历史哲学讲演录》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黑格尔在该书中不仅把人类历史看作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且把它看作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前进运动的过程。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这个辩证发展过程是按照严格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性来实现的。然而,他又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过程看作是“世界理性”或“世界精神”的活动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看作是“理性”、“精神”统治世界历史的结果,把“理性”、“精神”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之后动因。他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自由意识的进步,认为人类历史乃是一部对自由的认识、理解逐步深化的历史。他武断地说,东方各国从古到今只有一个人(专制君主)是自由的;希腊和罗马世界只有一些人(或一部分人)是自由的,其余的人则是奴隶;在 教日耳曼世界,一切人都是绝对自由的。
黑格尔认为,在社会历史中,世界精神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它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表现为特定的民族精神。
他把在人类历史上起划时代作用的民族叫做“世界历史民族”。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乃是一系列“世界历史民族”不断更替的历史。他把世界历史分为 4种历史的王国:
(1)东方的(包括我国、印度、波斯),②希腊的,③罗马的,④日耳曼的。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在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之后,终于在日耳曼世界回到了自身,达到了完成阶段,因而也就不再往前发展了。
黑格尔把人看作是“世界精神的实体事业的活的工具”,并把社会历史上的人分为两大类,“进行再生产的个人”即人民群众和“世界历史个人”即伟大人物,他害怕并蔑视人民群众,认为人民群众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他崇拜英雄,尤其崇拜拿破仑。他把伟大人物看作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思辨的历史哲学,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是唯心的,而且带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和民族偏见。但黑格尔的历史观中所包含的辩证发展思想和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对于 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起过一定的启发作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雨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历史哲学讲演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雨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