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回旋曲式

[拼音]:huixuan qushi

[外文]:rondo form

音乐作品的曲式之一,由同一主部和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的曲式。它可用于单独的乐曲,也可用于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套曲的某一乐章(一般是末乐章)。

回旋曲式按历史发展大体上可分3种:

古回旋曲式

流行于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上半叶。乐曲重复部分为主部, 古称回旋部或叠句,一般为乐段;更换部分为插部,数目不限,古称对句,大多是叠句的变化发展,有时也可以用全新的主题材料。其图式为:“ABACAD……A”。例如J.-P.拉莫的《沉睡》(ABACA)、F.库普兰的 《修女莫尼克》(ABACADA)、J.S.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3首的第3乐章《加沃特舞曲》(ABACADAEA)等。

古典时期回旋曲式

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重复的主题称主部,更换部分称插部。其特点为主题限于出现3次,图式为“ABACA”。主题除用乐段外,也用二段式或三段式,在主调上;两个插部则常用二段式或三段式,也可能是不稳定的中间性的结构,在属调和下属调上。第 2个插部往往较为发展。此外还有连接段及尾声。例如L.van贝多芬的《C大调回旋曲》。

奏鸣回旋曲式

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它和奏鸣曲式同样分为3个部分,但在呈示部及再现部中,主部须在副部之后再出现一次;副部的调性,亦按奏鸣曲式调性布局的原则处理。展开部则用插部代替。其图式为:

呈示部  插部  再现部  尾声

A B A   C   AB(A)   (A)

如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3的末乐章。这一形式也可能有某些变化,例如主部的之后一次再现,可以用结尾段代替;呈示部之后也可能不用插部而用展开部,如贝多芬《G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1—1)的末乐章。

回旋曲式一般是主题(或叠句)先出现,但也可能插部先出现,形成“BACADA”的形式。例如W.A.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3乐章的《土耳其风格回旋曲》,即与此结构相似,由“BACABA”加结尾构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隽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回旋曲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隽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476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