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威海卫之战

[拼音]:Weihaiwei zhi Zhan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军侵犯威海卫的作战。

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日军侵占旅顺后,其大本营鉴于渤海湾行将封冻,遂组成 2.5万余人的“山东作战军”,于十二月中陆续运抵大连,企图与海军相配合,进攻威海卫,歼灭北洋海军,以利尔后进攻直隶(约今河北)。清廷因对日军进犯方向判断有误,重兵集于盛京(今沈阳)和京、津一带,山东半岛防御薄弱。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遥对旅顺口、大连,建有拱卫渤海门户的北洋海军基地。北洋海军各舰艇于旅顺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舰艇28艘;港区陆上筑有炮台23座,安炮 160余门,守军16营;烟台、酒馆、荣成(今旧荣成)等处另有驻军29营。此时,慈禧起用恭亲王奕?,令其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共筹和议。当得知日军企图后,始作迎战准备,命驻威海将领以现有 防御。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舰出,傍台炮线内合击”;陆军“固守大小炮台,效死勿去”。

日军为避开从威海港正面进攻,决定在荣成登陆,由陆路抄袭威海卫之背。此时,慈禧仍派张荫桓赴日求和。北洋海军提督 建议预作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炸毁南岸炮台,以免资敌;但阻于道员戴宗骞、刘超佩,未能实行。十二月二十三,日舰炮击登州(今蓬莱),实行佯动。其山东作战军则从大连乘25艘舰船,于二十五日在荣成湾龙须岛登陆。荣成仅有清军 4营,稍事抗击后即不支而退。二十七、二十八日,清廷接连命令北洋海军乘间出击,断敌退路,但北洋海军未出击。二十八日,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致劝降书与 ,遭丁拒绝。三十日,日军分南北两路扑向南岸炮台。二十一年正月初一,总兵孙万龄率部2000余人于桥头抗击,阻滞南路日军;但因北路阻击不力,日军迅速进至鲍家村、崮山后一带,南岸炮台受到严重威胁。初三,山东巡抚李秉衡命孙万龄部及戴宗骞所部北岸炮台守军夹击北路日军,但戴部违令不进,孙部孤军力战,后退守桥头。随后,南路日军占桥头,逼温泉,于初五晨同北路日军夹攻南岸炮台。守军英勇抵抗, 率“靖远”、“镇南”、“镇北”、“镇西”、“镇边”等舰抵南岸,以舰炮火力支援守军。日军死伤甚众,少将旅团长大寺安纯被击毙。战至中午,南岸炮台失守。随后,日军采取迂回战术,于正月初七向威海卫西部清军孙万龄部进攻。孙率部抵抗,后因部将阎得胜临阵脱逃,孙部被迫撤至酒馆,日军遂占威海卫。是夜, 督敢死队毁北岸炮台。初八凌晨,日军占北岸炮台。至此,坐困威海港的北洋海军已被日军海陆包围。从初十开始,南岸炮台的日军及联合舰队,连续炮击北洋舰队,并用 艇于夜间突入港内袭击,“定远”、“来远”、“靖远”、“威远”、“宝筏”及 艇两艘被击沉、击毁。十三日,北洋海军 艇10艘自行从北口突围,1艘撞毁,余9艘的官兵弃艇逃走,艇均被掠。洋员美国人马格禄(即J.麦克卢尔)等劝 投降,丁严正拒绝,表示要战至船殁人尽而后已。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见大势已去,服毒自裁。十七日, 见外援已绝,突围无望,也服毒自裁。马格禄等又怂恿威海营务处候补道员牛昶昞,于十八日假 名义致书请降。二十日,牛昶昞与伊东祐亨在日“松岛”舰上签署降约,我国在威海的所有军舰、炮台及军事装备等,全部交给日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威海卫之战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470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