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ochong gang
[外文]:Turbellaria
扁形动物门中最原始的 1纲。大部分种类营自由生活。个体小者不足1毫米,大者可达50厘米,上皮具纤毛,有杆状体和许多粘液腺体,通常具色素,有些种类有鲜艳的颜色;一般口位于腹面,有肠(无肠目例外),直接发育或有变态;有的种可进行无性生殖。
本纲分8目,约4000余种。多数种分布于海洋,在底泥、岩石、海藻上爬行,有的浮游生活;有些种分布于淡水以及在热带及亚热带潮湿的陆地。有些种类在海洋动物体外共栖,还有的可以寄生在其他涡虫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棘皮动物的体内(图1)。
结构功能体壁由皮肌囊构成。外为单层上皮,具纤毛,尤以腹面较发达,上皮层中有大的腺细胞,当动物爬行时分泌粘液。中胚层中也可分布腺细胞,有细管通到上皮层的表面,这些分泌物有助于虫体附于基底上。自由生活的种类,上皮层中有杆状体,也由腺细胞分泌而成,其功能不明,有人认为杆状体释放后,可以在体表形成一层保护膜,也有人认为有防御作用。
肌肉层分环肌、斜肌和纵肌。皮肌囊内,在各器官间填充有中胚层来源的实质组织,实质中有游走的变形细胞,这些细胞在再生过程中可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实质可以传递及贮存营养物质,个体较大的种类,实质中也有发达的肌肉,以斜、背腹、横向和纵向排列。
多数种类肉食性,以活的或死的浮游生物、小甲壳类及其他扁虫为食。消化系统由口、咽和肠组成,无 门。因种类不同,咽及肠的结构不同,咽有 3种类型:简单的咽仅仅是纤毛上皮向内凹陷形成(图2a);球状的咽位于小的咽腔中,能外翻(图2b);最复杂的如涡虫的咽是一个缩到咽腔内的皱褶的管子,可以从口伸出,其基部与体层相连(图2c、d),咽作为消化系统的一个器官,由肌肉组织、腺体及神经组成。
海生原始的种类无消化腔 (图3a),由短而简单的咽通到由内胚层细胞(营养组织)构成的消化区,其他的涡虫纲种类均具消化腔,比较小的种类,肠仅是一个简单的盲管(图3b),个体较大种类的消化腔十分复杂,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分枝 (图3c、d),一来可以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同时在没有循环系统的情况下,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肠的分枝到达身体各处的组织,为个体增大创造了条件。淡水涡虫可通过消化其消化系统及实质组织来忍耐饥饿,个体缩小到其原来的1%,仍能生存。
涡虫捕食时,从口中伸出肌肉质的咽,咽分泌酶,使捕获物麻痹并消化,通过缩回咽,食物经口进入成盲管的肠,肠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吞噬小的食物颗粒,形成食物泡进行细胞内消化,肠不分化成分泌或吸收的区域,说明肠中的细胞外消化作用很有限,不能消化的废物由口排出。
无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排泄器官为具焰细胞的原肾管型,海生的无肠目涡虫无原肾管,另外一些海生种类原肾也不发达,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原肾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渗透压,而不是排泄,含氮废物以氨的形式可通过体表排出体外,但也有一些是随水分从排泄孔排出。
涡虫的神经系统和感受器官均发达,神经系统呈梯型,由头部的神经节(脑)和向体后通出的成对的神经索组成,低等种类,还有与腔肠动物相似的神经网的遗迹。
涡虫体表分布触觉和化学感觉细胞,触觉细胞末端有刺,穿到上皮的表面,这种细胞在体前端和体边缘处特别多。许多水生种类,头部有一对纤毛沟,内有化学感受复合体,纤毛运动,使外界液体环流到感觉中心,可以比较判断体两侧的化学物质(肉汁或毒物)的方向和性质,可使动物趋向或远离之。
涡虫的眼是在色素杯内有一组感光细胞组成,眼一对,或可有几对。多数种避光,淡水涡虫若去掉眼,也能避光,可能除眼感光外,在上皮层中也分布有感光细胞。游泳生活的涡虫多数有平衡囊,但爬行的淡水涡虫则无。
生殖系统均为雌雄同体,两性生殖系统结构复杂,但低等种类结构较简单,如无肠目涡虫无精巢,由中胚层形成的纵带产生 , 在实质中移动到繁殖器官── 。卵也不是由生殖腺产生,每个虫的 穿刺对方的体壁将 注入到实质中,卵与 受精,受精由口排出,多数种是待亲体死亡,体壁破裂受精释出。
较高等涡虫,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生殖导管、繁殖器官组成。精巢可以是一个、成对、多个组成,由细小的管子通到较大的输精管,然后运送 到生殖腔,腔中有 。输精管下端可膨大成贮精囊。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一或多个 ,由输卵管也通到生殖腔,生殖腔一侧有繁殖囊用以贮存繁殖时另一个体注入的 ,或是在输卵管下端膨大,叫受精囊用以贮存另一个体的 。
涡虫纲常用卵黄腺的位置作为分类鉴定的特征。低等种类无卵黄腺,仅在卵中有卵黄,高等种类有卵黄腺产生卵黄细胞,卵黄细胞包围一或多个无卵黄的卵。卵黄细胞可分泌硬壳。
涡虫虽为雌雄同体,但多为异体受精,生殖孔位于腹面,螺旋型卵裂,多数种类直接发育,多肠目涡虫,全部海生,有自由游泳的幼虫期,叫弥勒氏幼虫 (Müller's larva)在变态到成体前,进行短暂的浮游生活。
有些种类可进行无性生殖,并能再生出身体失去的部分,有些种无性生殖是横分裂,形成子体链,当新个体成熟时从链上脱落,进行独立生活。淡水涡虫进行横分裂,不形成链,母体沿其主轴横分裂成两段或更多的段,每段再生成完整的个体。
分类根据消化系统特点分为8个目:
无肠目长1~4毫米,具口、咽,而无肠、原肾、输卵管及固定的生殖腺,海生。
链涡虫目长0.9~9毫米,单体或由多达32个个体形成链状,细圆柱形,咽简单,肠无盲囊,具一中央原肾管,生活于静水。
大口目长0.8~11毫米,单体或由多达18个个体形成链状,扁或圆柱形,色淡,微口虫的上皮中常有因食水螅而获得的刺细胞,咽简单,肠具小的侧盲囊或1个口前盲囊,具2条原肾管,生活于淡水。
新单肠目长0.3~15毫米,无色,一些种因体内有虫绿藻共生而呈绿色,咽球形,肠变化大,2条原肾管,生活于盐水、半咸水或淡水,一些种类共生或寄生。
切头虫目长达14毫米,体扁,多数无色,体前端具2~12个指状触手,体后有一吸盘,咽桶状、肠囊状,二条原肾管,主要在淡水甲壳类体上共栖。
异肠目长1~40毫米,常为圆柱形,咽形态不一,肠直或具短枝,二条原肾管,常具2或3枝,多数海产,有些种分布于淡水或潮湿的陆地。
三肠目长2.3~500毫米,口在腹中线上,具吻,肠分三枝,每侧有1~4条原肾小管,真涡虫具色素,枝肠属乳白色,均生活于淡水,有的种类寄生于鲎的鳃上,有的种在温室中常见,陆生涡虫陆生。
多肠目体小,但大的可达150毫米,体薄,呈卵圆形,眼多个,肠具多数不规则分枝,海生,少数浮游生活,如背平涡虫、平角涡虫等。
参考书目
陈心陶:《我国动物图谱》,科学出版社,北京,1963。
R.H. Barth , R.E.Broshears, The Invertebrata World,Saunders College,Philadelphia,1982.
T.I.Storer,R.L.Usinger,General Zoology,4th ed.,Mc Graw-Hill,Book Co.,New York,196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晨涛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涡虫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晨涛;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