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锚纹蛾科


[拼音]:maowen’e ke

[外文]:Calli dae; Indo-Malasian moths

鳞翅目的1科。形似蝶类,白昼飞翔无鼓膜器,有毛隆的大形蛾类。本科昆虫通称锚纹蛾。全世界已知约50种,多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和大洋洲北部。太平洋岛屿上比大陆上多。常成群飞翔,或停栖在草木叶上饮水。

主要特征:触角线状,无单眼,有显著毛隆,喙很长,下颚须退化,下唇须发达;前翅宽大,顶角或尖或圆,也有斜截的,中室短小,外缘横脉很弱或缺,后翅中室开放,外缘无一横脉,肩角发达;无翅缰。翅褐色或棕色,前翅有一锚形纹,但有些种类不同,成一斜带或无;无鼓膜听器。

我国最常见种类有锚纹蛾,翅棕褐色。前翅有一橘红色锚纹,翅的反面也有锚纹,但基部为橘红色三角形,上有两个小卵形斑。后翅反面橘黄与橘红色相间。幼虫寄生于三叉蕨。以成虫越冬。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台湾、四川、 。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锚纹蛾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98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