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芫菁科


[拼音]:yuanjing ke

[外文]:Meloidae

鞘翅目的 1科。中型,长筒形,鞘翅较柔软;跗节5-5-4,爪分裂; 前足基节窝开放的甲虫。世界已知约230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已记录130余种 ,包括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

形态特征

本科昆虫体一般为中型,长圆筒形,黑色或黑褐色,也有一些种类色泽鲜艳。头下口式,与身体几成垂直,具有很细的颈。触角11节,丝状或锯齿状。前胸一般狭于鞘翅基部,鞘翅长达腹端,或短缩 大部分腹节,质地柔软,两翅在端分离,不合拢。足细长,前足基节窝开放;跗节5-5-4;爪纵裂为2片。

生活习性

本科昆虫具复变态。以豆芫菁为例:成虫产卵于土中,幼虫共6龄,第1龄幼虫蛃型,行动活泼,称为三爪蚴,在土中寻食蝗虫卵块或其他虫卵,第2龄幼虫步甲型,第3、4龄幼虫均为蛴螬型,第5龄幼虫为象甲型,系越冬虫态,不食不动,呈休眠状态,通称假蛹。第6龄幼虫又呈蛴螬型,之后化蛹。寄生性的种类如短翅芫菁属和歧翅栉芫菁属的三爪蚴,直接附于寄主蜂类的体上,进入蜂巢内,以寄主的卵或蜂蜜为食,经过复变态发育为成虫,离开蜂巢。

分类

本科一般分为两个亚科:芫菁亚科(Lyttinae)和栉芫菁亚科(Nemognathinae)。 芫菁亚科在我国常见的属有斑芫菁属、豆芫菁属、绿芫菁属和短翅芫菁属;栉芫菁亚科常见的属有柔栉芫菁属(Apalus)和带栉芫菁属(Zonitis)等。

经济意义

本科种类经济价值比较复杂,既有益又有害。成虫为植食性,很多种类是农牧业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豆类、黄麻、马铃薯、花生、甜菜等作物以及牧草、苜蓿等,有的种类还为害药用植物如黄芪、甘草等。由于本科昆虫能产生芫菁素(亦称斑蝥素),有起泡、利尿等作用,很久以来就在医学中应用。《本草纲目》所载的“葛上亭长”即指豆芫菁属的豆芫菁或同属的其他种类;欧洲芫菁科的短翅芫菁属、栉芫菁亚科的歧翅栉芫菁属等,幼虫寄生于花蜂或蜜蜂的蜂巢内,对养蜂业有害,对植物的授粉亦不利。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婵娟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芫菁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婵娟;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88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