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稀树草原植被

[拼音]:xishu caoyuan zhibei

[外文]:savanna vegetation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吟,稀疏散布有乔木的热带型旱生草地植被。稀树草原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热带干旱地区。它们外貌相似:乔木矮生、树干不整齐、树皮厚、多分枝、树冠大而扁平、伞状,多为羽状复叶,被茸毛。而形成原因、生态特征和种类组成各不相同。(见彩图)

气候性稀树草原植被在非洲东部和撒哈拉大沙漠南部发育最典型,是热带季雨林植被和热带荒漠植被两种地带性植被之间的过渡类型。savanna(中译名萨王纳)最初是指非洲的稀树草原。这类地区年降雨量虽在 500毫米以上,但在持续2~7个月的干旱期降雨量甚微,限制了植物生长。在群落中,粗硬的多年生禾草,如须芒草属(Andropogon)、 黍属(Panicum)等占据优势。草高1~2米,个别种类如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可达5米。雨季草类生长旺盛,但密草丛间时有裸地出现;旱季草枯,转入休眠。散生的乔木通常低于15米,株间距约15~20米,具有旱生形态或旱季落叶特征。其中形态奇异的伞状金合欢 (Acacia spirocurpa)和猴面包(Adansonia digitata)成为非洲稀树草原的标志。澳大利亚海岸森林带向内陆过渡为气候性稀树草原,散生有能适应较长旱季的桉树属(Eucalуptus)乔木。印度半岛和中印半岛内陆也有气候性稀树草原分布。

南美洲的稀树草原虽然也受到干湿季节变化影响,但其中很大部分属于受土壤制约的类型。如奥里诺科河流域地表下砖红壤型风化壳阻碍乔木根系下扎,只有少数裂隙成为疏生乔木吸收深层水的孔道,形成里雅诺群落;巴西地盾上土壤过于贫瘠,致使树木稀少,形成禾草为主的坎普群落。

在我国海南岛西部和滇南河谷都可见到稀树草原,主要草木植物为热带亚洲常见的黄茅属 (Heteropogon)、三芒草属(Aristida)、白茅属(Imperata)植物,散生乔灌木主要是木棉(Bombax malabaricum)、厚皮树(Lameacoromandelica)、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但其中大部应属人为破坏天然植被后产生的次生类型,或是受局部地貌条件制约产生焚风效应的结果。

稀树草原的起源,一种看法认为是原生性的,全年内保持相对高的温度和降水显著不均是发育稀树草原的主要原因。另一种看法认为是次生性的,是由于包括刀耕火种在内的人类活动引起的火灾破坏森林植被后形成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着不透水层,产生积水与干旱的季节 替,不利乔木生长而形成的。

热带稀树草原禾本科草类丰富,草食和肉食动物很多(见稀树草原动物群),是发展畜牧业和建立动物自然保护区的良好基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稀树草原植被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81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