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铃鼓

[拼音]:linggu

瑶族曲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源于瑶族人民在节日饮宴时的一种说唱“土别”。“土别”即在酒筵上向对方劝酒时即兴编演的笑话和故事,演唱时有人敲打铜鼓助兴和帮腔,演唱者又说又唱又舞。70年代后期发展成有小乐队伴奏的铃鼓。铃鼓是唱白相间的说唱艺术形式,唱段多安排在开头、中间 与结尾处,讲述故事多用话白。它的唱词由于唱“土别”是随口编唱的,唱词韵律比较自由,一般是四句为一首,一、二、四句押尾韵,每句有五言及七言九言十言不等。声腔则综合采用瑶族民歌,主要伴奏乐器为铜鼓和带铃的鼓棒,配以二胡、三弦、琵琶等弦乐器。新编曲目有《智斩栾平》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铃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72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