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拼音]:Qudougong Dehua Yao yizhi

[外文]:Site of the Dehua Yao at Qudougong

我国宋至清代的民间瓷窑址。在福建省德化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已发现窑址 200多处。创烧于宋代,北宋以生产白瓷为主,南宋以生产青釉瓷器为主,元代以生产白釉瓷为主,至明代则以生产低铝高硅的“ 白”、白瓷闻名于世。其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亚、东非等地,是我国外销瓷中数量最多、销地最广的瓷窑之一。自1954年以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德化县以及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先后调查了屈斗宫、十排格等处窑址。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联合发掘了屈斗宫和碗坪仑二处窑址。1988年我国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迹

共发现窑基 3座,均为龙窑,有分室和斜坡两种。其中斜坡龙窑 2座发现于碗坪仑,均已残,窑的坡度为10度左右。分室龙窑 1座,发现于屈斗宫,保存较完整。窑顺山坡砌建,坡度为12~20度,长57.1米,宽1.4~2.95米。有窑室17间。每室之间有砖砌隔墙,每堵隔墙有通火孔5~8个,窑底两边设有火路沟,窑门为单边开门,残存14个,火膛略呈半圆形。

遗物

1976年发掘出土的瓷器和烧制工具8000余件。年代包括北宋、南宋和元代 3个时期。

北宋遗物

出土于碗坪仑下层,以白釉瓷器为主,兼烧黑釉瓷器。器形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盒等生活用具。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以莲荷、牡丹、云水、蕉叶和缠枝花卉最多。烧制碗、盘类器物主要用支具叠烧方法,烧制盒型器则用塔轮式垫柱,很少用匣钵。

南宋遗物

出土于碗坪仑上层。以青釉瓷器为主。有碗、盘、碟、罐、壶、瓶等,其中以形式多样的荷口瓶和军持壶最有代表性。窑具主要用匣钵和支圈。

元代遗物

出土于屈斗宫窑址。以白釉瓷器为主,坯体较厚。器形有碗、盘、洗、盒、壶、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构图简单,有梅花、莲花、菊花、牡丹图纹和福、寿、卐等文字。烧制工具有器模、匣钵、三足垫饼、支圈和铁窑刀等。有的盒盖上印有“金玉满堂”,三足垫饼上刻划八思巴文。其中有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 3字。结合器物特征推测,屈斗宫窑大约废弃于元初大德十一年(1307),也有人认为它废弃于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德化窑在明至清代除烧造少量青花瓷器外,主要以生产纯白瓷而著称。这种瓷器胎质薄,透明度高,造型雅致,纹饰丰富,十分精美。

屈斗宫龙窑发掘后已建棚原地保护。

参考文章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芸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芸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70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