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dai luoma jiaoyu
[外文]:education in ancient Rome
古罗马原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奴隶制小城邦。从公元前 6世纪开始,经过几百年的征战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至公元 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公元 476年,西罗马灭亡,从此,西欧奴隶制终结,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古罗马在物质生产和文化方面都曾取得许多成就。对后世的文化、教育有较大影响。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分为王政、共和、帝国三个时期,其教育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因为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前6世纪)是古罗马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流传下来的可靠史料很少,这一时期的教育情况难以稽考。所以,叙述古罗马的教育史一般以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为主。
共和时期教育从公元前 6世纪古罗马建立了共和政体至公元前 1世纪帝制的确立,这一时期称为共和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一般又分为共和早期(公元前 3世纪以前)和后期(公元前3世纪后)两个阶段。
共和早期教育公元前 3世纪以前,罗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公民除务农外,还需参战。这时的教育基本上是农夫、军人教育。当时的家庭既是经济单位,也是教育单位。父亲在家庭中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母亲也极受尊重。孩子最初由母亲抚育。男孩从 7岁起,由父亲教以各种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能。狭隘闭塞的小农经济、古老的家长制以及宗教信念,使罗马人非常讲究孝敬长辈。崇拜祖先、尊重传统、遵守法纪和效忠国家是每个公民的天职。此外家庭还培养儿童具有勇敢、果断、严肃、诚实、谨慎和节俭等品德,因此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也占重要的地位。有的家庭也由父亲教给孩子一些读、写、算的知识。自公元前451~前450年,奴隶制国家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公布后,此法就成了儿童学习的重要内容。儿童也学习角力、骑马、投枪、游泳,并训练其忍耐酷暑严冬侵袭的能力。男孩到16岁,就到军队中服务。贵族子弟入伍前,往往还要经过一年准备。由父亲把儿子委托给一个有名望的人管教,青年向他学习从事公职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女孩 7岁后仍由母亲教导,学习家事。
共和后期教育公元前 3世纪,罗马开始大肆向外扩张,罗马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奴隶制大大地发展了,经济空前繁荣。从此。罗马的文化、科学、教育,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文化以思辨哲学为核心,推崇文雅教育(见自由教育);罗马文化则强调实效,注重培养具有实际才干的政治家和管理者。两种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公元前 146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希腊大批教师来到罗马办学。罗马逐步形成了以希腊学校为模式的教育系统。
(1)初等教育。7~12岁的男女儿童入私立小学接受初等教育。小学校舍设备简陋、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收入菲薄。教学内容是读、写、算。贵族和其他上层阶级都是聘请家庭教师,而不送子女入小学。(见彩图)
(2)中等教育。贵族及富人的儿童受完家庭教育后,便进入文法学校。教师被称为文法学家或文学家。教师收入丰厚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包括文学和语言)。文法学校,起初完全由希腊人主持,教授希腊语和希腊文学,因此也叫作希腊文法学校。公元前100年才出现第一所拉丁文法学校。从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文学家西塞罗起,拉丁文学开始蓬勃发展,拉丁文法学校也随之迅速建立起来 (见彩图)。儿童同时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或兼上两种学校。在文学方面,希腊文法学校学习荷马史诗和其他希腊作家的作品;拉丁文法学校则学习西塞罗等拉丁文学。这两种学校的学习科目还包括地理、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但这些学科的内容,大多较为肤浅。教学方法是讲解和听写,学习方法主要是背诵,目的是掌握读、写、说的能力,也为儿童入修辞学校作准备。罗马学校纪律严格,实行体罚,上课时间从清晨到黄昏。小学和中学都有暑假,还有神农节、智慧女神节等假日。
(3)高等教育。由于共和制的建立,演说成为参加公共活动的重要工具。从事于公务活动的人不仅要有修辞、雄辩的修养,而且要精通文学,有广博的知识。西塞罗著的《论演说术》一书,论述了演说家的教育,把培养演说家作为教育的较高目的。后来,帝国初期的教育家M.F.昆体良著的《演说术原理》则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演说家的教育。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西方的教育发展有显著影响。共和后期的高等教育主要就是演说家的教育。当青年修完文法学校后,准备担当公职的贵族子弟就进入修辞学校。修辞学校教学科目有修辞、辩证法、法律、数学、天文、几何、伦理和音乐。开始,只有希腊修辞学校,公元前 1世纪中叶,才有了拉丁修辞学校。教师是希腊和罗马的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希腊语是当时“文明世界”的通用语。罗马教育效法希腊并重视希腊文,首先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罗马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征服地区,要求派往各地的官吏会说希腊语。因此,希腊式的文法学校就应运而生,希腊的修辞学校也被引进罗马。但罗马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还需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及自己的语言。因此,在它统辖的范围内,拉丁语仍是官方语言,并用于公文和官方的活动中。西塞罗、维吉尔、贺拉斯等著名文学家的著作均有独特的罗马风格。罗马也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拉丁文法学校和拉丁修辞学校。
帝国时期教育公元前 1世纪末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为了统治广大的领土和被征服的民族及部落,帝国需要大批效忠的官吏和忠诚的臣民,因此帝国十分重视教育,直接控制学校,并逐步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公元 1世纪末,皇帝韦斯巴芗时期(69~79),帝国开始支付一部分文法教师和修辞教师的薪金。皇帝安东尼乌斯于公元 150年授予某些文法、修辞和哲学教师与元老院议员相同的许多特权。公元 361年,皇帝尤里安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力,将教师任免权从地方收归帝国 掌握。皇帝马可·奥勒留时期(161~180),各地方设立了一些公立学校,如城镇设文法学校,省会设修辞学校等。公元425年,帝国下令,设立学校权统归帝国所有。
帝国时期的学校仍沿袭共和时期的旧体制,但教育内容和性质有了变化。小学仍以平民子女为主要对象,以培养忠诚的臣民为目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成为培养官吏的学校。文法学校拉丁文的学习逐渐代替了希腊文的学习。公元 3世纪,文法学校开始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文法和文学方面,自然科学、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被削弱,教学与生活脱离,整个教育工作逐渐流于 。教授文学已不再是为了激励人心和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而是为了形式、词令和引证。帝国早期,希腊修辞学校大批出现。帝国后期,拉丁修辞学校则完全取代了希腊修辞学校。演说术的内容流于空泛,一味追求词汇的堆砌和华丽的形式。
帝国时期,还建立了一些职业学校。私立法律学校在法律教育上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法律学的发展。这种学校学习期限一般是4~5年。罗马的医学教育继承了古希腊医学的传统,到了帝国时期,罗马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学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罗马的建筑业异常发达,建筑学校也随之兴办起来。法律学校、医学校、建筑学校等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师徒传艺的方法,教学中十分重视实践。在奥古斯都(屋大维)时期,罗马开始兴建图书馆。公元75年,皇帝韦斯巴芗在罗马和平庙建立了一所大图书馆。它后来发展成为一所大学。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 教的传播, 教的教育逐渐强大。 公元325年, 教被定为国教。 公元509年,东罗马帝国 下令关闭世俗学校,形成 教教会独霸教育的局面。 教教会最早曾设立教义学校(Catechu-menal school),对 入教前进行教义、教规教育。此外,还设有培养神职人员的教义学院(Catechetical school)。此类学校不仅传授 教教义,也学习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以便于同异教文化进行斗争。 教教会在早期没有为儿童专设学校。 子女多入世俗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在家庭中接受宗教教育,以消除异教影响。后来,教会也为儿童专设学校。公元381年,教会要求在一切城市与乡村中设立免费的儿童学校。从此,教会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教育的宗教性是罗马教育衰落的原因之一。
从公元 3世纪起,罗马奴隶制经济凋敝,政治 ,奴隶主贵族穷奢极欲,精神和道德堕落。帝国教育也随之衰落,日益脱离现实生活,教学内容日趋贫乏,流于 。
参考书目
米定斯基著,叶文雄译:《世界教育史》,三联书店,北京,1950。
曹孚、滕大春、吴式颖、姜文闵编:《外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峻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古代罗马教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峻;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