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n Liben
我国唐代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省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对绘画、工艺、建筑都很擅长。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立本继承家学,尤长绘画,而且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府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显庆元年(656)阎立德殁,他由将作大将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擢升为右相,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阎立本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曾在长安慈恩寺两廊画壁,颇受称誉,《宣和画谱》所载宋代内府收藏阎氏作品,道释题材占半数以上。他又工 ,不少肖像画是为了表彰功臣勋业而创作的。武德九年(626)所绘《秦府十八学士图》系表现秦王李世民属下的房玄龄、杜如晦等18位文人谋士的肖像,都是按人 ,图其形貌,画卷中对每个人的身材、相貌、服饰、年龄及神情等特征都有生动而具体的刻画。贞观十七年(643)又奉诏画长孙无忌、李孝恭、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24功臣像于凌烟阁,成为继汉代麒麟阁、云台画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肖像画创作活动。唐代凌烟阁画像早已不存,北宋元祐五年(1090)游师雄曾据流传粉本摹勒上石,现尚有少部分石刻画像流存于陕西省麟游县,计存萧璃、魏徵、李、秦叔宝4像,皆为全身执笏肃立,惜面部形象残毁,据唐代杜甫《丹青引》中曾咏及凌烟阁肖像为“良将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秦琼)、鄂公(尉迟恭)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可知是非常传神的。阎立本还曾奉诏为唐太宗画像,后经人传写于长安玄都殿东壁,一时传为名迹。
阎立本的不少创作活动与初唐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据记载,他画过《职贡图》、《西域图》、《外国图》、《异园斗宝图》,都是通过对边远各民族及国家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唐王朝与各民族的友好关系,从而歌颂 的强大。他曾画《魏徵进谏图》则是表现太宗时名臣魏徵敢于直谏,从而歌颂唐太宗善于听取臣下意见的美德;他曾画《永徽朝臣图》,系表现高宗时的大臣肖像;又画《昭陵列像图》,则是树立在太宗陵墓两侧的各族首领石雕像的设计图,可惜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现存传为阎立本作品多为摹本。但从中依然可看到他在绘画上的风格特色。
《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故宫博物院)是现存阎立本的重要作品。系反映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唐王朝典章制度,派禄东赞到长安通聘,要求通过与唐公主和亲而永结和好,受到唐太宗赞许的重要事件。作品描绘了唐太宗召见禄东赞的场面:一侧画太宗坐步辇上,前后由众宫女抬护拥随,另一侧画禄东赞在典礼官导引下谒见,作品成功地刻画了太宗的睿智与喜悦和禄东赞对太宗的敬仰之情,对不同地位、民族、身份的人物都表现得真实得体。全图不画背景,手法简洁,生动地记录了历史上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盛举,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见彩图)。
传为阎立本的作品还有描绘汉至隋代13个不同帝王形象的《古帝王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描绘边远民族及国家使臣去唐王朝通聘的《职贡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现唐太宗派监察御史萧翼以巧计从和尚辩才处赚取王羲之书法名迹《兰亭序》的《萧翼赚兰亭图》(此图有两卷,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藏辽宁省博物馆)。虽然这些作品与阎立本的关系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基本上反映了初唐时期绘画的风貌。
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认真切磋加以吸收和发展。从传为他的作品所显示的刚劲的铁线描,较之前朝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着细致的刻画,都超过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昊昊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阎立本(?~673)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昊昊;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