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我国的中心城市

[拼音]:Zhongguo de zhongxin chengshi

[外文]:central cities in China

在我国,由相互邻近、联系紧密、规模大小不同的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或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对周围城市具有主导作用的城市。

中心城市这个概念,就一个城市群中的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而言,它具有地域位置的含义,但更主要的则是指这个城市对周围城市和农村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形成了这个城市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这种功能是由这一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长期历史发展而自然地形成的。

形成和发展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余的原始人群中分离出来,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村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产生了独立于村庄之外的高一级的居民聚落,即初始状态的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建设在地理条件较好,位置适中(起初是对周围村庄而言)、便于发展生产和进行商品交换的地方,从一开始建成就是一定区域内的工商业中心──初始状态的经济中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也越来越多,并且城市与城市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工,从而不同规模和不同功能的城市就分别成为国家的、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或军事中心,有的则同时兼有几种中心的作用。(见中心城市)

列宁曾对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高度概括:“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列宁全集》第19卷,第264页)。

当代的中心城市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心城市”这一概念。从本质上分析,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当前所使用的“中心城市”一词,都是指具有“经济中心”这种特定功能的城市,或者只是针对城市在一定区域内、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的中心作用来说的,并不包括具有政治、文化、军事等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市的这几项中心作用。这样的“中心城市”,一般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工业集中、商业繁荣、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科技发达、金融力量雄厚等优越条件,相对地说,总是能够以较少的活劳动与劳动消耗创造出较多的经济成果,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之它对附近的城市和周围广大乡村,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以致周围的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会不同程度地与它保持依存关系。这样的城市,实际上称为“经济中心城市”更为确切。

在我国,通常称为“中心城市”的有: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等大城市。这类城市,都是在一个较大区域,有的(如上海)甚至是在全国范围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些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虽不及上述城市大,但在不同程度上也是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故也可称为“中心城市”。这类中心城市包括:

(1)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

(2)人口达一百万以上的大城市;

(3)一些规模不同、程度不同、传统的或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例如齐齐哈尔、吉林、丹东、包头、大同、长治、邯郸、唐山、秦皇岛、烟台、徐州、连云港、南通、无锡、常州、蚌埠、芜湖、九江、宁波、温州、厦门、湛江、佛山、柳州、衡阳、株洲、宜昌、沙市、襄樊、开封、洛阳、遵义、安顺、个旧、渡口、宜宾、宝鸡、天水、喀什等;

(4)一些风景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展前途广阔的城市,例如苏州、桂林、承德等,由于它们各自的经济实力不同,影响范围大小不同,也分别属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全国各地的经济中心城市将越来越多,原来一些实力较差、影响面较小的经济中心城市也将逐步向高一级的经济中心城市发展。

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我国 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决定”中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针对城市经济中长期存在的政企职责不分,领导多头,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生产重复,流通阻塞等种种弊端,强调“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以后,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各类中心城市,都要执行 机构在管理经济方面的职能,以由经济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包括若干城市和乡村在内的整个经济区为活动场所,对全区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进行宏观的规划、指导,经常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的服务、监督。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指导和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改组联合、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指导和促进物资和商品的合理流通。同时,还要搞好城市本身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搞好文教、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各项服务事业,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搞好社会治安,以保障和促进城乡经济的稳定发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熹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的中心城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熹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307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