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真德秀(1178~1235)

[拼音]:Zhen Dexiu

我国南宋哲学家。朱熹的再传徒弟。字景元,后改希元。生于淳熙五年。福建浦城人。学者称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任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出任江东转运副使,历知泉州、隆兴、潭州。宋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升礼部侍郎,史弥远执政,罢职。绍定五年(1232)起知泉州、福州,召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端平二年拜参知政事而卒,谥文忠。

真德秀政治上主张恢复中原,对人民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其著作有《大学衍义》、《真文忠公文集》等。真德秀恪守朱熹遗说,但也有所发展。在理气问题上,他强调理不离气,理在事中,但又承认仁义礼智之理先于事物而存在,是“天与”之实理。他强调体用不离,学以致用,主张把道德原则贯彻到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中去。他还提倡经史并用,认为性命道德之学与古今世变之学“其致一也”,二者不能“析而二”之,学问的目的在于究当世之务。

他发挥了朱熹的心性说,把内外体用之学变成“成己成物”之学,主张以成己为体,成物为用。认为心之本体,湛然虚明,全体是仁,仁即天理;只是由于物我之私,使此心昏蔽而不明,犹如乌云遮住光明;经过涵养操存工夫,可达到心与理一,心中之仁可全体复明;由此推己及物,即可亲亲、仁民、爱物,达到万物一体境界。真德秀虽然也讲“格物致知”,主张以读书为本,但他又提出了“求仁说”,认为心即是仁,不是心外别有仁,求仁只能反求诸心。他把向自己本心求仁看作学问的之后归宿,说“仁则其归宿之地,而用功之亲切处也”。他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心学特点。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涵育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真德秀(1178~1235)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涵育;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282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