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生育率间接估计法

[拼音]:shengyulüjianjie gujifa

[外文]:indirect estimation of fertility

从间接数据推导人口生育率参数的方法。间接数据有两种来源:

(1)从人口普查或调查中专门设置的一两个问题获得;

(2)依赖普查或调查中必然涉及的一般性问题。间接数据与直接数据有很大区别,因而不能为常规的人口统计学方法所利用,由此发展的各种间接估计方法往往由一系列推算步骤构成,在很多情况下还要借助于人口学模型,所以间接估计法也含有“间接”推导的意义。

间接估计方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1967年联合国出版的《手册4:从不完整数据估计人口参数的方法》第一次系统地收录了这方面的成果,标志着这一新的方 已为世界所接受。此后,间接估计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人口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 分支。为了进一步总结和推广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联合国于1982年又编写出版了《手册10:对人口参数的间接估计方法》,它是人口学工作者使用间接估计法的基本参考书。

生育率间接估计法中包含了许多具体技术,但依据其使用的基础资料,可大致分为利用年龄结构资料和利用女人 育子女数资料两类。

利用年龄结构资料

在一个未受到迁移活动影响的封闭人口中,某一时点 x岁以下的人口无疑为该时点前x年出生婴儿的存留者,如果这个时期的分年龄组死亡率是已知的,根据该时点各年龄组人口数很容易反推出前一时期的出生人数,并可结合其他资料进一步计算人口出生率。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逆存留法”。

“逆存留法”的一个变形是“亲生子女法”,由美国人口学家赵利济于1973年首次提出。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与逆存留法相同,但除了年龄结构资料外,还要求鉴别每个x岁以下儿童与其所在家庭户成员的关系,以便把儿童与其生身母亲联系起来。然后,分别反推出历年的出生人数和育龄女人人数。由于婴儿和其母亲的关系是已知的,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分年龄组女人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等参数(见生育率)。

利用“逆存留法”要求年龄结构资料准确,同时所使用的死亡率资料也必须准确。但在实践中,由于年龄数据的缺陷和不易准确估计婴幼儿死亡率,因而运用“逆存留法”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利用女人 育子女数资料

包括:

(1)布拉斯类型的P/F方法。其基本原理由英国医学统计学家 W.布拉斯提出。P代表按年龄分组女人平均生育子女数,反映各年龄队列女人到调查时点的实际生育水平;F代表调查时点各年龄组女人的累积生育率。显然,在一个人口未经历生育率变化的情况下,其P与F值应相等,P/F值为1。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P/F的比值往往会出现偏离理想值的情况。P/F 方法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利用这两部分数据中的有用信息,用P值对F值进行调整,以得到正确的女人分年龄组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参数。根据基础资料的丰富程度,P/F 方法可以演化出多种类型。如当开始出现生育率下降现象时,利用 育一个以上子女的女人数(P1)与调查时点生育第一胎女人数(F1)比较,可以避免由于生育率开始下降时处于生育后期的大龄女人首先控制生育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另外,如同时按年龄和已婚时间双重标准对女人进行分组,用 P/F方法可得到分年龄组婚内生育率,从而避免女人婚龄变动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2)布拉斯类型的P/F方法需要P和F两类数据,仅仅有女人 育子女数资料也可以估计生育率参数,但需要有两次以上的调查数据。同一年龄队列女人在两次调查间 育子女数的变化,是由该期间内女人生育率所决定的。所以,利用分年龄组女人平均生育子女数的增量,可以推导出两次调查间的生育率参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义柯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生育率间接估计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义柯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220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