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唐写本切韵

[拼音]:Tang xieben Qieyun

原题《刊谬补缺切韵》。朝议郎行衢州信安县尉王仁昫字德新撰定。无书人名氏。王仁昫事迹亦无考。据此书“三十五铣”、“显”字下注“今上讳”,王氏当为唐中宗时人。

自孙缅作《唐韵》盛行,王氏韵遂微。五代及宋郭忠恕、徐铉、徐锴等不复道其名氏。大抵唐人之用韵书犹今人之用字典,新编既出,旧韵书遂废。宋陈彭年《广韵》以前的古韵书,传世的皆为残卷,独此本《切韵》以相传为善书者吴彩鸾手写,故为人珍赏,宋宣和时已入内府,藉以保存全帙。吴彩鸾生卒年月无考,人称之为仙女。书中于“民”字缺笔,“显”字亦缺笔,然“一先”、“渊”字下注“武帝讳”,“世”字下注“文帝讳”,“治”字下注“大帝讳”,均未缺笔,未可定写书之前后,以字体度之,当为唐中叶人书。

此书凡24叶,除首叶外皆两面书,共47面,各高25.5厘米,长 47.8厘米,每面 35行,自四十“耕”韵起为36行。二十四叶裱于一卷内,每叶相去约 1厘米,鳞次相积,叠为一卷,称为“鱼鳞裱”或“龙鳞装”,传世古籍“鱼鳞裱”装潢仅此一书。卷后宋濂跋云:“右吴彩鸾所书刊谬补缺切韵,宋徽宗用泥金题签,而前后七印俱完,装潢之精亦出于宣和内匠,其为真迹无疑。余旧于东观见二本,纸墨与之正同,第所多者,柳公权之题识耳。诚希世之珍哉。翰林学士承旨金华宋濂记。” 按:宋徽宗泥金题签,今缺。宣和七印,亦只存其四。《石渠宝笈·初编》著录,题为“唐吴彩鸾书唐韵”。原贮于御书房,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溥仪以此卷赏溥杰,故散佚在外。1947年,故宫博物院购得,遂复归院保存并影印出版,改题为《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书后唐兰跋云:“今欲考由六朝变为唐宋音之故,《切韵》其枢纽也。《切韵》原本既不可得见,惟长孙笺本、王韵、唐韵尚与相近。王静安先生所书切二切三,敦煌所出,今在英伦,盖即长孙笺本,其加字最少,凡各家所指陆氏原本,多可于此徵信,自与陆书最为接近。王韵较晚出,加字颇多,然韵目旧注,独赖之保存,且仅增‘广’、‘严’两韵,此外未有更张。唐韵所出更晚,改韵颇多,惟加字较少耳。然则王韵之重要,较长孙笺本犹或过之。况韵书积字而成,反语毫釐必辨,凡有缺误不可臆定,故尤重在完帙。”又说“今见此全帙,庶几《切韵》全貌可考而知。其有益于音韵之学,自远驾于已见一切材料之上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唐写本切韵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2113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