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houdu yizhi
[外文]:Xihoudu Site
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人疙瘩”北坡。1961和1962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石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初步测定为距今 180万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之一。1988年我国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侯度遗址的第四纪地层发育良好,顶部为晚更新统的黄土;其下为中更新统的红色土;红色土之下为早更新统的一套河流相堆积,称为西侯度组。文化遗物及动物化石发现于该组中上部平均厚约 1米的砂砾石层中。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计有25种,重要的如双叉麋鹿、晋南麋鹿、布氏真梳鹿、粗面轴鹿、山西轴鹿、步氏羚羊、粗壮丽牛、古我国野牛、剑齿象、平额象、古板齿犀、我国长鼻三趾马和三门马等,属早更新世动物群。由动物群的习性推断,当时西侯度附近应为疏林草原环境。
西侯度遗址中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烧骨、有人工切痕的鹿角和石制品。烧骨和有切痕鹿角的发现,有可能把我国境内的古人类用火和制造骨器的历史提早到 100多万年前。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共32件。其原料绝大部分为石英岩,其次是脉石英和火山岩。石核有巨型石核、漏斗状石核、两极石核等。生产石片采用了锤击、砸击、碰砧 3种方法。石器有用砾石和石片加工的。刮削器、砍斫器以石片加工为主。刮削器有直刃、圆刃和凹刃 3类。砍斫器有单边和多边之分,其中一件多边砍斫器用大石片制成,在周边修整成 4个刃口,为西侯度文化中的典型器物。三棱大尖状器只有 1件,系脱层采集品,由于附近未见其他文化层,所以判断它与发掘所得的石制品应出于同一地层。
西侯度的石制品,在打制技术上尽管比较原始,但从选料准确、非单一的打片方法、小型漏斗状石核、有脊台面石片和纵背脊石片的存在以及石器类型多样化等方面,均可看出这些石制品是经历了漫长历史的产物,预示着在西侯度文化之前,还有人类及文化的存在。
参考书目
贾兰坡、王建:《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北京,1978。
参考文章
西侯度遗址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诗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侯度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诗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