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nben moben
元杂剧演唱体制的名称。元杂剧一般由一种脚色主唱,其他脚色只有宾白,由男主角正末(即正生)主唱的称为末本,女主角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如《汉宫秋》、《李逵负荆》,分别由正末扮的汉元帝与李逵主唱,是末本;《窦娥冤》、《救风尘》,分别由正旦扮的窦娥与赵盼儿主唱,是旦本。元末夏庭芝《青楼集》说:“旦本女人为之”,“末本男子为之”,可见元时已有旦本、末本的名称。
元杂剧旦本、末本的演唱体制,主要是受宋、元诸宫调演唱形式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宫调一般由一名艺人表演,既说又唱。元杂剧与诸宫调都用北曲演唱,同属一个音乐系统,因而形成这种独特的歌唱体制。
旦本、末本中的正旦与正末,一般来说仅扮演剧中的一种角色,但有时正末或正旦也扮演剧中二个甚至三、四个角色,如《陈州粜米》第一折由正末扮的张古主唱,第二、三、四折由正末扮的包拯主唱;《昊天塔》第一折正末扮杨令公,第二、三折正末扮孟良,第四折正末扮杨和尚。楔子则多数由次要角色主唱,如《窦娥冤》、《陈州粜米》的楔子各由冲末扮的窦天章与范仲淹主唱。
旦本、末本的演唱形式有利于集中力量写好一剧或一折中的主要人物,使他处于剧本结构的中心。剧作家从安排情节到设计唱词说白都要考虑到这一特点。剧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正面的或值得同情的人物,这就逐渐形成了我国戏曲以描写正面人物为主的艺术传统。旦本、末本的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这种基本上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有明显的局限性:不仅主要演员易于疲累,而且不利于某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如《鲁斋郎》、《汉宫秋》中,张珪的妻子李氏与王昭君均处于戏剧冲突的中心位置,但因为剧本是末本,旦角不能唱,失去了塑造重要人物的艺术手段。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一些作家对这种形式都作了某种程度的突破。在明、清杂剧里,这种一人主唱的形式就有很大改变,无论主、次角色都有歌唱的机会。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新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旦本 末本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新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