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清朝太医是几品官?太医院有哪些科室?

我国从封建时代开始,就设立了医疗机构。秦汉设立太医令,隋唐设太医署,宋代改为太医署,晋改称太医。清泰医院隶属于礼仪部。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管理医嘱,指导下属医疗事务”。除了通过仪式选拔人员外,它通常独立行使行政职能。庆泰 医院有个负责人,叫医院使者。有2名副首长,据说分别受左右审判。太医10~15人,军官10~30人,大夫20~40人,恩医20~30人,切割制造医生20~30人,30人。清朝的组织虽然有增有减,但总体制度并没有改变。医院使者为五品官,太医为七品官,可使用六品冠带。
清泰医院原址位于紫禁城东墙(东华门北侧),民国初迁至地安门外东大街北侧。
清初,太医院分为11个科室,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料、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痘修科。后来,将痘疹科并入小方脉,将疮痛科并入口齿科。乾隆年间,太医院掌9科。清中叶以后,又将伤寒料、妇人科并入大方脉,疮疡科改为外科,撤销针灸及正骨两科,所以,光绪《会典》中记载,太医院设5科: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料。

从医院到医界,太医院使节必须按业、阶“服内廷”(内宫酬劳),轮流任职。职责分为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内服在各楼外班值班,又称宫服;外服是在东方药房值班,又称六服。
凡从宫召到太医(执勤)进入内宫(皇宫)看病的卫生官,都必须由太监太监带领。列出了本报告处方中所列药物的药性和治疗方法。介绍(报告)后,将这一章记录在册,太监会带​​走检查。
御药熬制的时候,太医院的医官和御药房的太监会一起监督。这两种药物合二为一。煎完后,倒进两个杯子里。尝一尝,再奉上一杯给皇上。如未按原方及药味、量配药,或虽开方有遗漏,则视为“失礼”。
除了礼部的直接任命外,清泰医院的许多太医都是从各地推荐过来的。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如果没有真正的人才,地方官员也不敢向皇帝推荐。与宫廷医学一样,它的财富和复杂性是人们无法企及的。因此,可以说太医院的医疗成就和医疗水平代表了当时全国较高的医疗水平。
为培养宫廷医务人员,培养中医人才,清代太医院还设有医学教育教学室。 “内教”是指对太医院的医生进行教育,对有前途的人进行再教育。 “外教学习”包括教育培训太医院医务人员或普通平民学医的子女。培训室教官均由熟悉泰医院的医务人员精心挑选。普通平民是可以的。预计同城北京官员应向太医院推荐和报告,然后获得太医院医务人员的保证。那些可以通过学医训练的人,可以在医院里等待,让自己井井有条。这些学生经过无数次的评价,只有“精通医学理论,无懈可击”的学生才能进入“报告厅”学习。学习期间提供食宿,学习题目为雍正年间张景岳的《经学注解》、李明珍的《本草纲目》和张仲景的《伤寒论》。医疗的。晚清的政务虽然有所放松,但对医官的教育和考试还是很严肃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清朝太医是几品官?太医院有哪些科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4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