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王星拱(1888~1949)

[拼音]:Wang Xinggong

我国近代学者。字抚五,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英国,获伦敦理工大学博士。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任化学教授,国民 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1928~1945年历任武汉大学理学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45年改任中山大学校长,1949年卒于上海。著有《科学方 》、《科学概论》。

运动时期王星拱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有交往,他从自然科学的立场反对迷信,起过进步作用。在哲学上,王星拱是马赫主义在我国的主要宣传者之一,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论,否认科学的客观性。他说,科学“是用我们的智慧,把可以引起我们兴趣的材料,由我们的志愿使用这些材料构造起来的”,因此,他得出了“科学的真实”“并不是完全客观的”结论。

王星拱把哲学与科学、形式与实质、一般与个别割裂开来,认为“哲学研究形式,科学研究实质。形式是普遍的,不随时间空间而不同。实质是个别的,其中总有些性质是随时间空间而变迁的”。他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能力,也都是从我们所观察的性质(即感触)用逻辑的方法构造起来的,并不是客观的实在”。他引用B.A.W.罗素的话说:“心也不是实在的,物也不是实在的,只有感触是实在的”。他还说:“迷惑、误忆、妄想也是现在或过去的感触,它们都是实在的。”最终以主观唯心论为归宿。

王星拱还主张“维持现有的生活,进行一步一步的改良”,反对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在抗战时期,他主张抗日,同情学生爱国行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康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王星拱(1888~1949)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康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156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