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anghui xiaoshuo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具。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
宋元的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由于故事内容复杂、篇幅较大,为了讲述的便利,就有了分卷分目的必要。如《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乐毅图齐》,分为上、中、下三卷,各卷又依故事内容,分立若干小题目。又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共有17个章节:“(题原缺)第一;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入大梵天王宫第三……”,每节标明题目、顺序,实为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
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文人作家根据话本加工、再创作的长篇小说,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各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作若干则,每则各有题目,如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分为 24卷,240则,每则的篇幅大致相等,各用整齐的七言单句作标题。这时小说的回目虽没有正式创立,但章回小说的体制已大体形成。
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标明“李贽评吴观明刻本”的《三国演义》,改240则为120回,它的时代虽难断定,但明万历十七年天都外臣序刻本《水浒传》,已取消了卷数,直接标目为“回”,又加上了对偶的双句回目。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 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上下句往往对仗不工。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自此以后直至近代,我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并常为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短篇话本所采用。
参考文章
章回小说开头诗词的由来文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韵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章回小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韵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