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物资储备

[拼音]:wuzi chubei

[外文]:material reserve

为保障部队供应预先进行的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存。是军队组织物资保障的一项基本措施。储备的物资主要有武器、车辆、 、油料、给养、被装、药材、维修零部件和军种、兵种专用物资器材等。

特点

有无充分的物资储备关系着战争的胜负。我国春秋战国时的兵书《孙子·军争篇》就有“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著名论述。物资储备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古代,早期的军队物资储备,品种简单,数量少,主要采取士兵携带和由车、船、畜力运载的储备方式,一般仅为数日量。随着作战手段的改进,战争规模扩大,物资消耗量增多,为增强后续补给能力,在古希腊、波斯、罗马和我国又出现了在行军沿线、作战前方设立仓库和建立补给、屯垦基地储备物资等方式。直至近代,这两种储备方式仍为一些国家的军队广泛采用。现代战争,由于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物资需求量和消耗量空前增长,军队的行动与国家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战争爆发前两三年,有的参战国就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在 和军队两个系统组织了物资储备,并预先作了相应的配置,物资储备进入了规模大、动手早、组织更加严密的新阶段。

分类

多数国家军队将物资储备分为日常储备(或称日常供应储备、周转储备)和战备储备(或称战前储备、应急储备)。日常储备主要用于衔接进货的间隔时间,并在正常供应中断和需要量额外增加的情况下保障部队的作战、训练和生活需要。战备储备主要用于战争初期衔接后续补给,保障部队的快速行动和在战役战斗期间的更大需要。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一般按隶属关系实施分级储备。

在具体做法上,有的将储备品直接划分为国家和军队较高当局、战区(或军)、师以下部队储备,按级控制。有的则将储备品划分为战略储备、战役储备和战术储备。战略储备由国家或军队较高当局直接掌握,用于战略行动和重点支援。战役储备由 (海、空军)、集团军、舰队、海军基地、战区空军掌握,用于战役行动和必要时的相互支援。战术储备(含移动储备和加大储备)由师(或军)、团掌握,用于保障部队的当前行动和意外急需。此外,美国陆军还将战备储备分为美国本土储备品、战区预置储备品、预置成套装备器材和各种行动方案储备品。日本陆军将日常储备划分为安全储备和常规储备。

规模和布局

物资储备的规模,依各国的战略思想、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军队的实际情况而定。军队各级的物资储备量,主要根据各自担负的任务、人员和装备的编成、作战特点和持续的时间、可能消耗的物资数量或消耗限额以及供应的难易等因素而定。具体实施时,通常是重要物资多储,一般物资少储;消耗量大的物资多储,消耗量小的物资少储;不易筹措的物资多储,易于筹措的物资少储或不储。军队主要是储备专用物资和成品,国家主要储备战略原材料、半成品及粮食等军民通用物资。

物资储备的布局,根据战略部署的要求,结合战区或部队的任务、作战特点和规模、地形和交通条件、运输能力以及当地的资源等情况确定,通常采取梯次配置和重点部署的方法。同时注意储备品的分散、隐蔽和配套存放,严格管理制度,保证储备品的安全、完好、适用,经常处于待发状态,防止积压和损失。

发展趋势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次局部战争经验,特别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苏、美等国采取增加军费、设立专项战备储备费、压缩日常储备和提高 、民间储备能力等措施,力求扩大物资储备规模。在储备方法上,重视建立地下仓库和移动储备基地(仓库),利用汽车、火车车厢、集装箱和舰船储备物资。对物资储备的布局,一些西方国家强调分散性、小目标和缩短前送距离,增加前方的物资储备比例,以提高储备品的生存能力和应急能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阳舒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物资储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阳舒;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147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