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aonaiyi
[外文]: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早期的代表剧作家。1606年6月6日生于鲁昂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官吏家庭。父亲是该地水泽森林特别管理。高乃依幼年时在鲁昂 会办的中学读书,深受天主教影响。毕业后,学习法律,成绩并不显著。学习期满,他担任鲁昂水泽森林事务所律师和法国海军部驻鲁昂律师。20多年的公职事务使他积累了不少有关司法界的知识,为他准备了从事文艺创作的条件。
1629年他偶然写了一部喜剧《梅丽特》,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从此摆脱法律和行政事务,专心创作。他接连写了4部喜剧、 3部悲喜剧和1部悲剧《梅黛》(1635)。《梅黛》上演后,布瓦洛称他为法兰西第一个戏剧诗人,从而引起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注意。 主教把他吸收进“5人写作班子”,替自己修改和润色作品。但高乃依生性耿介,不喜逢迎,对主教的剧作大加修改,激怒了主教,被解职离去。
1636年他的《熙德》上演,轰动一时,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但是《熙德》的空前成功却引起了以黎塞留为首的剧作家的抨击,说他剽窃西班牙剧作,违反“三一律”。高乃依气愤之余,退居故乡赋闲数年。
1640年高乃依名剧《贺拉斯》上演,接着他又写出《西拿》(1640)、《波利耶克特》(1643),均获得成功。这些剧本都写于法国王权上升时期,作家在剧中着力塑造为义务和荣誉而牺牲情感的悲剧英雄。不久,高乃依又写出《庞贝之死》(1643),这是表现他前期创作风格的之后一部剧本。
1644年以后,高乃依开始追求情节上的复杂离奇、布景上的光怪陆离,越来越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罗多古娜》(1644)、《妮科梅德》(1651)等是他每况愈下的剧作。
1647年,高乃依被选入法兰西学院。
高乃依一生写了30多部剧本,声名煊赫。但晚境凄凉,1684年10月1日去世。
《熙德》是五幕诗剧,取材于西班牙剧作家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描写11世纪西班牙贵族青年罗德里克和施曼娜相爱的故事。双方的父亲因争夺太子太傅荣誉发生争执,罗德里克在其父严命下杀死施曼娜的父亲,后在抵御外族入侵时成为民族英雄。施曼娜也怀着相爱与复仇的矛盾心情在国王说合下,待罗德里克再立新功时成婚。剧情发展扣人心弦,突出了责任与爱情的冲突。剧中人都表现出刚毅的美德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完成自己的义务,不惜任何牺牲。
《贺拉斯》仍以忠君爱国的天职与儿女私情的矛盾为主题。罗马与阿尔巴两国交战,相持不下,之后双方决定,每方各出3人交锋,以决胜负。罗马送出贺拉斯家三兄弟,阿尔巴送出库里阿斯家三兄弟。交战结果,贺拉斯兄弟两人牺牲,但小贺拉斯用计把库里阿斯三兄弟杀死,取得之后胜利。凯旋归来的贺拉斯,受到已与库里阿斯三兄弟之一订婚的姐姐卡米的斥责。贺拉斯听到她咒骂祖国罗马,激于义愤,杀死了她。审判贺拉斯时,他的父亲出庭辩护,贺拉斯终于因其爱国热情获释。
高乃依的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政治倾向性。他的悲剧作品以形式完善,诗句音韵铿锵,内容深刻,人物内心刻画细腻著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雪佑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高乃依,P.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雪佑;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1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