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钧台钧窑遗址

[拼音]:Juntai jun Yao yizhi

[外文]:Site of the Jun Yao at Juntai

我国古代北方青瓷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城关钧台。遗址东西长 1100 多米,南北宽约 350米,文化堆积层厚达1~2米以上。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钧窑初创于唐,盛于北宋末年,衰落于元,明代停烧,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技艺成就对各地瓷窑产生了影响,成为我国一大瓷窑系统,即钧窑系。钧台窑址是北宋后期的官办瓷窑之一,所烧制瓷器均集贮宫中,被历代皇室所珍藏。该遗址1988年我国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迹

已发现11座由陶窑发展而来的半倒焰式窑炉,皆为就地挖筑,全系土壁,有的在窑门或烟囱口部砌筑少量小砖。窑门多数向北,个别向西,可能是为利用自然风加强火力。窑多为圆形或马蹄形,是单火膛窑,长方形的双火膛窑只发现 1座,窑室后壁中间和两角设计3 个扇面形烟囱。窑室内燃烧温度达1200℃以上,可利用氧化焰转还原焰,使复杂的钧釉产生特殊的窑变。这些窑炉分布比较集中,有的排成一线,有的三窑鼎立,中间设有作坊。

遗物

窑区内出土很多窑具,其中有筒状匣钵、漏斗形匣钵和锯齿状圆形支烧具等;另有修理瓷坯用的铜刀、鹿角抿子等工具和瓷土、釉药、彩料等原料。出土的钧瓷釉色多变,有天蓝、紫红、月白、豆青、米黄等色。器形有各式花盆、奁、尊、碗、盘、炉、钵、洗等,胎质坚硬致密,造型端庄大方。盆、奁的底部,按照器形大小排列刻有从一到十的汉字编号。还发现有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

遗址内还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汝瓷、影青瓷、白地黑花器和天目瓷,器形有碗、盘、钵 、罐、盆、盒、瓶、枕、灯台、炉、高足碗、壶、器盖和各种人物、动物等小玩具。

宋代钧瓷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对后世的陶瓷工艺有深刻的影响。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的宝石红、霁红、郎窑红和桃花片等,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发展成的。

遗址保护

钧台钧窑遗址发掘后,受到了当地 的保护。1986年河南省人民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同时拨款为 1号和 7号窑炉修建了民族形式的保护房和围墙。

参考书目

赵青云:《河南禹县钧台窑址的发掘》,《文物》1975年6期,北京。

参考文章

钧台钧窑遗址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铭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钧台钧窑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铭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797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