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清朝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怎么样

清朝后,康熙帝由郑氏那里了解到对日贸易的好处,于是于1685年颁布了《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这一政策致使去长崎的唐船骤增三、四倍以上。同年,日本则颁布《贞享令》,规定每年去长崎贸易的总额:我国船贸易额不得超过白银六千贯,荷兰船不得超过三千贯。贸易总额超过白银六千贯后,即禁止此后该年入港的其他我国船舶进行贸易,勒令运回货物。故来得较晚的我国商船不得不驶回我国,不过不少我国船就在日本沿海进行走私贸易。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赴日唐船达117艘,而该返回我国而从事走私贸易的船达22艘。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日本限定赴日贸易的唐船为80艘。直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防止日本产铜原料之外流,幕府公布《正德新令》,限止每岁赴日唐船为30艘,此令一出,唐船抵长崎者自行减少。日本人翻译了康熙《圣谕》,并且称呼康熙帝为“上国圣人”,康熙的训渝《十六条》,以《圣渝广训》书名刊行,1788年并附以雍正对十六条训渝的敷衍释文於书后再次出版。称该训渝“实为万世不易的金言”,对雍正亦称为“希世仁君”。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攻克台湾。康熙皇帝由郑氏那里了解到对日贸易的众多好处,于是清于1685年正式废除了《迁海令》,颁布了《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这一开明的政策致使去长崎的唐船骤增三、四倍以上,互市之盛堪称空前。同年,日本则颁布《贞享令》,规定每年去长崎贸易的总额:我国船贸易额不得超过白银六千贯,荷兰船不得超过三千贯。贸易总额超过白银六千贯后,即禁止此后该年入港的其他我国船舶进行贸易,勒令运回货物。故来得较晚的我国商船常被禁止入港,不得不驶回我国,不过不少我国船就在日本沿海进行走私贸易。

清康熙二十三年,朝廷颁布“展海令”,沈家门由“海防要塞”逐渐向渔港转化,传入“小对、小捕作业”,渔民增多,捕捞业得以开发。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

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强大精神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自唐代开创观音道场,已愈千年之久,是国内外较大的观音菩萨供奉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明清时期,岛上除少数商店,“有宅皆寺,遇人皆僧”,佛事鼎盛。至民国初年,还有僧众2600余人,依附于佛教的道士(念伴)750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清朝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怎么样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7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