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

[拼音]:fangzhipinlei wenwu baohu jishu

[外文]:Preservation of Textile Cultural Relics

纺织品质地文物指古代丝、毛、棉、麻等纺织物。属于有机质地。也称纤维质地文物。纺织品强度的降低及褪色的原因除纺织物的原材料、染料结构和性质不稳定等因素外,还受到外界光、温度、湿度、生物 (微生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古代纺织品的保护技术主要有:

控制温湿度

库房内温度过高,容易使纺织品纤维中的原有水分蒸发,造成干裂、发脆。温度剧烈变化,纤维热胀冷缩,会产生相互摩擦降低强度。湿度过高,纺织品易生霉、生虫,受到蛀蚀和污染。

博物馆收藏纺织品文物库房的温度较好能控制在14~18℃之间。夏季库内温度不高于25℃。一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3~5%。

避光

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对纺织品都有影响。紫外光的破坏性较大,能使织物颜色褪变,破坏有机物的碳链,降低机械强度。

库房和陈列室应防止光线直射,减少曝光时间和降低光照度,较好不要超过50勒克司 (Lux)。珍贵纺织品不宜拍照。必要时需严格控制摄影用的照明。为消除光源中的紫外线,库房较好是无窗或设小窗。陈列室的窗户应采用能够吸收紫外线的有机玻璃;也可将紫外线吸收剂喷涂在玻璃上;或将含有吸收紫外线的胶片贴在玻璃上、套在日光灯管上。

防止虫菌损害

霉菌在纺织品上形成菌落,产生霉斑,很难去掉。并使纺织品变色。霉菌腐蚀分解纤维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发霉的纺织品较潮湿并发粘。

毛衣鱼及皮蠹是纺织品的主要害虫。皮蠹幼虫对织物危害较大。在5~7月虫卵变为幼虫时,毒杀效果较好。要严禁已被害虫或霉菌感染,未经杀虫、灭菌处理的藏品入库。对已入库的藏品要经常检查,定期放防菌、防虫剂。保持库内清洁。

使用杀虫灭菌的药物,对文物要无副作用。杀虫灭菌剂按性质及作用大体分为三类:接触杀虫灭菌剂;胃毒杀虫剂; 熏蒸杀虫灭菌剂。也有用气体熏蒸消毒的,常用的熏蒸剂有环氧乙烷或溴甲烷。

清洗

水洗的水温在35℃左右,或加入少量中性洗涤剂。水洗前要做纺织品掉色试验,如不能水洗,则干洗。干洗用 、石油醚、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清洗。混合洗涤剂配方为:乙醇9份、醋酸乙酯6份、 1份、三氯乙烯 2份、醋酸 1份、中性洗涤剂10份。

清洗古代纺织品必须慎重选用洗涤剂,严禁用市售加酶或加荧光增白剂等洗涤剂,也不要用碱性洗涤剂,否则会使古代纺织品失去其原有的特性。

古代纺织品洗前要仔细检查,验定纺织物原料,记录损坏情况,试验染料牢度,识别污染类别,然后确定洗涤方法。洗时切忌揉、搓、拧、晒。洗涤后的纺织品应平放在竹帘或塑料网上,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更要注意理顺织物的经纬方向,防止变形。收藏时尽量平放,不要折摺,以免受到机械损伤。珍贵文物应避光充氮存放。

纺织品的加固

已经糟朽断裂的纺织品,可以用传统的托裱法加固,也可以用涂有高分子材料的丝网连接固定。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乙烯醇缩丁醛、羟甲基尼龙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纺织品类文物保护技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649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