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拼音]:houxingweizhuyi zhengzhixue

[外文]:politics of post-behavioralism

20世纪60年代末发端于美国的一种政治学革新思潮和运动。它以批评、修正行为主义政治学,倡导政治学与现实政治相关联,加强应用性研究为要旨。因与行为主义政治学密切联系而得名。代表人物有D.伊斯顿、G.格雷厄姆、G.卡瑞尔、E.桑道斯、J.普莱福德等。

20世纪6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美国国内反对侵越战争、反对贫困和种族歧视的斗争浪潮日益高涨,行为主义政治学对这种现实无力解释,暴露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缺陷。美国政治学界在“新左派”运动和“反文化”思潮影响下,纷纷抨击行为主义政治学。一批青年政治学者组成“新政治科学核心小组”,以表示他们对现存的政治学理论的不满。1969年,新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伊斯顿发表题为《政治学的新革命》的就职演说,标志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以现象学认识论为基础,认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客观存在于人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祛除”不过是掩盖其保守主义倾向。政治学不应该也不可能在评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不能将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政治学研究应着重“关于统治目标的系统的考察”,注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肯定“规范”在经验政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复杂性与迫切性,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批评行为主义政治学局限于抽象的分析和描述,使政治学与现实世界严重脱节,强调政治学必须关心人类所处的环境,关心社会政治问题,注重政治和社会目标与行为的关联。呼吁政治学者承担社会责任,将自己的特殊知识付诸改造社会的实际行动,即政治学要“政治化”。针对行为主义政治学“宁可错误,也不可含混不清”的口号,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提倡“宁可含混不清,也不可于世无补”,指责行为主义政治学过分注重方法与技术的精确,狂热地追求科学主义,忽视了政治学存在的意义;认为实质性的内容比高深严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更为重要,提倡政治学要向应用性方面发展,加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价值和科学方法的结合。在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推动下,欧美政治学逐渐向政策科学过渡,运用决策分析、理性抉择、博弈论、政治心理学等方法研究可行的公共政策。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自诩为“取向未来的革命”,是“理智与道德觉悟的运动”,它并不完全否定行为主义政治学,只是在研究方向与内容上对行为主义政治学加以修正,赞同行为主义政治学要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并在以下两点上与行为主义政治学意见一致:所有与政治有关的事物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对同政治有关的问题作出概括性的论述。行为主义政治学并不是一个发展完善的学说或流派,内部意见也不尽一致,但基本方向为伊斯顿所称,要使政治学变得“更有创造性和更富有想象力”。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有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的趋势。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640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