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旗装

[拼音]:qizhuang

戏曲演出中的满族女人服饰。满族隶旗籍者称旗人、旗下人,其女人的装束被吸收到戏曲舞台上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的民间小戏,如《探亲家》。同治以后,又把旗装用于《雁门关》、《四郎探母》等戏中,装扮萧太后、铁镜公主等人物。由于旗装是清代的生活服装, 后,旗袍仍很流行,风尚时有所变,故戏曲也受其影响,成为一种趋时的打扮。

旗装的特点,髻作横长式,呈一字形,当时称为“两把头”或“一字头”。王瑶卿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演《坐宫》时,即用此种发式。到了清末,“两把头”衍变为用青缎制成高大的横架置于头顶,侧垂流苏,脑后之发梳成燕尾式,称“大拉翅”。王瑶卿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演《坐宫》时,就用了这种后期的发式和头饰,后来梅兰芳等也都依此装扮。满族女人穿衣、裳不分的长袍,称“旗袍”,领间围以领巾。早期旗袍样式身袖都很宽大,镶滚较宽的花边。以后腰身逐渐改小。穿旗袍时,外罩琵琶襟或大襟、一字襟的小坎肩。30年代以后,更改得纤细入时。剧中扮铁镜公主者,除穿旗袍外,还穿经过艺术加工的清式蟒袍,加硬领,挂朝珠。扮萧太后需穿清式龙袍、龙褂,挂朝珠,头上戴大钿。旗装女人脚上都穿高底鞋,鞋底厚二、三寸,似一倒置的花盆。梅巧玲、陈德霖、王瑶卿等,都擅演旗装戏,因服饰与传统的不同,故在身段动作上也有新的创造。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旗装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630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