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清朝内阁制的介绍和历史背景

清朝内阁制度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内阁制度。清朝入关之前,后金(清)中央机关无内阁。清军入关之后,清王朝建立起全国,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始设内阁。然而,内阁在清初成为定制,却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历时共二十七年(顺治元年至康熙九年),才较后确定下来,这是一个充满权力之争而又复杂的反复过程。

清朝内阁的主要官员定为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从一品;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均为从二品。内阁大学士自定为正一品后,遂成为有清一代较高的官员,犹如历代的宰相,地位极为尊崇。每一大学士均有殿阁头衔,如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被尊称为“中堂”。

清朝也承袭明朝的票拟制度,但是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

历史背景

议政王制度

清开国初,除了设立八旗总管大臣与佐管大臣董帅军率之外,还特设议政五大臣、理政十大臣“理治政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元称汗。当时正是开创之初,中枢机构很不完备。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时,同时建立议政会议,成为后金的中枢机构。

由贝勒、大臣组成的议政会议,其职责是“协议国政”,所议决皆军国大事,所以,作为中枢机构的议政会议,其职能是军政不分的。参加议政会议的五大臣,也是在建立八旗制度同年所设置的。

后金初年还实行八王共理国政,八王既是八旗旗主,又管理国政,处理军国重务,中枢机构仍然是文武不分,国家行政与军事征战不分。天命八年(1623年),又设八大臣为八王贝勒之副,其职责是察八王贝勒处事是否公正,经画国事,筹划军事,举贤黜不肖,使经理国事,各得其宜。

皇太极即位,与诸贝勒议定,设八大臣(八旗每旗一人)为固山额真(都统),总理本旗一切事务,出师打仗,各领本旗兵行,“凡议政处,与诸贝勒偕坐,共议之”。又设十六大臣,每旗二人,负责调兵驻防,审理词讼。诸王贝勒与八大臣偕坐议政,形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是较高的决策机构。

内三院

天聪五年(1631年),仿明制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以贝勒王主部务,下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满汉兼用。

天聪十年(1636年),将原来掌管翻译文书、记注国史、出纳奏章、传宣诏令、办理“国书”、撰写臣敕书的“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分任职掌。内三院共设大学士四人(内秘书院二人),学士十五人。

同年五月,又设都察院,共六部二院,称“八衙门”。至此,其行政机关与军政征伐机关与组织才分别开来,改变了过去军政不分、文武合一的格局,后金国家中央组织机构日趋完善。而内三院大学士也由单纯办理文书事务,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与议政。

如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所领皆枢密事,每入对,必漏下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复奉召入”。范文程居清开国文臣之首,为皇太极心腹,以大学士参与议政决策,故内三院已隐然初具内阁的规模,且包含翰林院的职掌,如“进讲”、“侍讲”,编纂国史,撰拟祭告文等。

清军入关之后,满洲原有的血缘纽带组织而成的权力核心,随着清朝统治区域的逐渐扩大,已不能适应新的统治形势。为了处理日益繁多的政务,也必须效仿明制,设置内阁。另外,出于削弱诸王贝勒权力以及加强皇权的需要,也亟需设置内阁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清朝内阁制的介绍和历史背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5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