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贡戈拉·伊·阿尔戈特,L.de

[拼音]:Gonggela yi A'ergete

[外文]:Luis de Góngora y Argote (1561~1627)

西班牙诗人,著名文学流派“贡戈拉主义”的创始者。生于科尔多瓦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法官。15岁进入萨拉曼卡大学学习神学。1589年回到科尔多瓦,在大教堂获得一个闲差神职,但不受教规的约束。1617年去马德里,获得国王宫廷小教堂神父的职位。1626年退居故乡科尔多瓦。翌年5月23日去世。

贡戈拉的诗才,首先为塞万提斯发现。他的谣曲作品发表后获得很高声誉。1627年出版诗作《西班牙荷马的诗作》,但被宗教裁判所查禁。1633年重新出版,得以流传至今。

贡戈拉的诗歌创作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短诗,主要体裁是谣曲、歌谣、十行诗和十四行诗;小部分是抒情之作,大部分是讽刺诗。还有一些诗以古典神话为题材。其中以歌谣和十四行诗成就较大。他的诗歌风格幽默、活泼。他的十四行诗大多数是献给达官贵人与朋友的作品,也有描写宫廷庆典的应时之作。

第2部分为长诗,主要是叙事诗和寓言诗。贡戈拉的“夸饰主义”风格,充分表现在这一部分作品中。1609年所写的《莱尔马公爵颂》是其开始。全诗为79行八音节诗句,描述国王的宠臣莱尔马公爵的生平、功勋和当时的一些重大事件。诗中充满拉丁语汇和神话典故,用词怪僻,晦涩难懂。1610年写成《拉拉切的攻克》,描述西班牙军队以 8年时间攻克这个非洲城堡的经过,也甚为晦涩难懂。这种风格在1613年所作的《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中表现更为突出。全诗为63行八音节诗句。题材取自奥维德的《变形记》,叙述巨人波吕斐摩斯破坏水中仙女加拉特亚和牧人阿西斯的爱情。为了夺取加拉特亚,用巨石把阿西斯砸死。众神怜悯阿西斯,将其化为一条河流,永远和加拉特亚在一起。诗中运用大量比喻、典故,描写了西西里岛的景色、巨人的形象及其居住的山洞。这首诗中较少夸饰的个别段落,富于抒情意味。

1612到1613年间所写的《孤独》,是贡戈拉的代表作。这部长诗原计划写4部分,但只完成了第1部分1,901 行和第2部分979行。主要用“西尔瓦”体裁写成。第1部分写一个青年船沉落海,飘流到一个海岛的沙滩上,被牧人救走,与他们一起生活,参加他们的节庆和婚礼。第2部分写这个青年随渔民出海捕鱼,与惊涛骇浪搏斗。全诗没有很多情节的叙述,主要是景象的描写,运用了大胆的比喻、奇特的形象、对偶的句式和夸张的词汇以及冷僻的典故,但是结构优美,充分表现了“夸饰主义”诗歌的特色。此外,还有1618年所作的长诗《比拉莫和蒂斯贝的寓言》。

贡戈拉及其同时代人把这种诗歌风格称为“夸饰主义”,其词义来源于“精心培育”的意思。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加、克维多等著名的作家虽然当时反对这种风格,但是从他们的作品看,也已经受到他的影响。

“夸饰主义”影响到散文,形成散文中的“概念主义”。这种散文大量使用抽象的、模棱两可的、难以理解的特殊的概念,以表达作者的思想。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概念主义”散文的代表作家是格拉西安和克维多。

“夸饰主义”以后又称为“贡戈拉主义”,是17世纪西班牙文学中巴罗克时期的代表。这种风格在17世纪几乎占着统治地位,影响达到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到18世纪才告衰落。19世纪时,“贡戈拉主义”成为晦涩难懂的代名词。到了20世纪,对贡戈拉的评价开始发生变化。由于达马索·阿隆索等人的提倡,20年代出现了重新估价贡戈拉诗歌的浪潮,不少诗人模仿贡戈拉的风格进行创作。

参考书目

Dámaso Alonso,Estudios y ensayos gongorinos Madrid, 1955.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梓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贡戈拉·伊·阿尔戈特,L.de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梓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543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