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kade
[外文]:‘Abb╣s Ma╪mūd al-‘Aqqd (1889~1964)
埃及评论家、诗人。1889年6月28日生于上埃及阿斯旺一 家庭。小学毕业后靠自学获得文学和历史知识,受英国文学的影响较大。1903年去开罗,当过教师和电报局职员。1907年任《 报》、《公报》的编辑。1921年与马齐尼合出诗集《笛旺》。他反对哈菲兹、邵基等复兴派(即古典派)诗人,认为真正的复兴文学必须关心社会,深入民族的心田。他和马齐尼、舒克里等人形成一个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浪漫主义流派,人称“笛旺”派,即诗集派。他的四部诗集《初晨的清醒》(1916)、《正午的炎热》(1917)、《傍晚的幻影》(1921)和《黑夜的忧愁》(1928)于1928年合成一集,总称《阿卡德诗集》。作品表达飞驰的遐想和深藏的感情,常带悲观忧郁的色彩,但也有表达欢乐和理想的明朗之作。他还发表过大量政论和文学评论,有《批评与文学专集》(1921)、《文学艺术之见》(1925)等论文集。1926年宗教和文化保守派围攻文学革新派作家塔哈·侯赛因,他为后者辩护,捍卫言论自由的原则。1930年,他作为民族主义 *党华夫脱 ,反对薛德基 ,批评国王法鲁克,曾被判刑。在此前后,他写了《二十世纪的极权统治》和《监狱和镣铐的世界》等书,揭露专制统治的罪恶,要求政治 。1933年出版新诗集《四十的启示》和《鹬鸟的礼物》。1935年因政见分歧退出华夫脱党。1937年出版诗集《过路人》。同年发表长篇小说《萨拉》。30年代末,他当选为阿拉伯语言学会会员,相继发表重要的文学研究报告和演讲,如《阿拉伯文学的新倾向》、《古今阿拉伯文学对外国文学的态度》等。1942年,诗集《西方的旋风》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到50年代,他陆续发表阿拉伯古代诗人和学者艾布·努瓦斯、伊本·鲁米、伊本·西那、伊本·鲁希迪等人的评传,以及介绍莎士比亚、伯纳·萧等作家的专著。阿卡德在埃及和阿伯拉文学界影响较大。曾担任阿拉伯语言学会委员和伊拉克科学协会通讯会员、埃及 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较高委员会委员。1960年获埃及国家文学表彰奖。1964年3月12日逝世。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延委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阿卡德,A.M.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延委;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