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langdao
自由簧管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临沧、思茅专区的部分地区。是傣、佤、德昂、阿昌等民族普遍使用的簧管乐器。“毕郎叨”为傣语,佤语叫“拜共廖”;德昂语叫“布累”;阿昌语叫“拍勒翁”。亦称葫芦箫、葫芦丝。古籍记载有“葫芦笙”、“瓢笙”之称。音色与巴乌相近,清丽婉转,柔和悦耳。
毕郎叨有单管、双管、3管之分。3管者较普遍,由1支主管(居中)和2支副管扎在一起,插入葫芦底部而成。葫芦顶部的孔为吹嘴,腔体又为气室。主管是有 7个指孔(前6后1)的旋律管,副管比主管细而短,是两支不设指孔只发一个固定音的伴音管,音程为纯五度。吹奏时3管同时发音,主管吹奏曲调,副管发出持续长音。3管毕郎叨的音域为f1~g2(持续音为g1、d2)。双管毕郎叨由主管和副管组成,主管可发8~9个音,副管持续音为d1,与主管筒音相同。上述两种毕郎叨在民间广为流行,现已发展为有特色的独奏乐器。
1958年以来,云南省歌舞团对其进行改革,研制出有两支主管的毕郎叨,音域扩展为a~c3。中央民族歌舞团改革的毕郎叨采用 2支主管,有4支副管,音域为a~c2,能吹简易复调音乐及 6个音的 ,常用技巧有滑音、打音、颤音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毕郎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