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在一生之中游历了很多个国度,并将这些见闻变成了书籍,为后人研究地理风情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关于马可波罗的游历经历,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这也是马可波罗留给我们的难题。
迷题一:路线
马可·波罗应该是从威尼斯一路前往北京,而后继续在我国旅行。根据这样一本游记,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可以照着其中所写的路线,一站一站地前进。但仔细阅读之后,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一本可以直接参考的旅行指南。他在书中提到的两地距离,有些极为精准,有些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旅行归来大约二十年后才写下了这本游记。现实的场景与他所描述的完全吻合,而且,恰恰都是在他所说的地方找到的。
迷题二:马可的描述
人们很早就开始怀疑马可·波罗。首先,大家不相信我国真的像他所写的那样幅员有那么辽阔。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开始质疑,是不是真的能按他给出的时间从甲地走到乙地。我想,要是把几百年来人们提出的疑点累积起来,你会发现,马可·波罗的确很值得怀疑。《东方见闻录》中有关他在敦煌那段时间的经历。文字与现实的相似让人非常惊讶,而且,不仅仅是相似,他极为精确地描述了一场杀羊的仪式,其目的是保佑儿女平安;这跟我们在婚礼上看到的情景一模一样。
迷题三:书中遗漏
书中有一些严重的遗漏,让人打心底里怀疑他写的是不是亲身的经历。比如说,他根本没提到使用筷子,也没说喝茶。虽然替他辩护的人会说这是因为他不喜欢喝茶,他是意大利人,也许更喜欢喝葡萄酒。他在我国应该会看到女子裹脚,但书里也没提。这些遗漏都是问题。
怀疑马可·波罗的人提出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他没说起裹脚的事。不过,书中其实讲到了这个问题:描写女人的步态时,他说那是非常秀气的步子,前、后脚之间的距离、和一根头发丝差不多。这正是在描写裹脚的妇女如何走路。还有一点,由于当时的女性都穿着长裙,马可不可能看到她们的脚。所以依,虽然没有直接看见,但他的确谈到了裹脚的女子。
迷题四:原始手稿
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或者说他在异乡的发现,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原始的手稿。原稿已经失传了,留存下来的只是一些手抄本,是经过不断誊写的抄本。早期的马可·波罗游记抄本、大约有150份,而且各不相同。如果没有最原始的手稿,就很难追溯这些故事的源头。
有一件事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当时,威尼斯与热那亚之间的海战已持续了多年。返乡之后没过多久,马可就被软禁了。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其实是在一间牢房里写下了这本游记。这部传奇着作就在这种环境里完成的。马可向关押在同屋的鲁斯提契洛口述,而这位作家一向喜欢渲染色彩、添加想象。或许,是代笔的鲁斯提契洛,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大。
迷题五:第一手的经验
他即便没去过我国,照样可以写出这样一本书。仅一百年后,就有一个知名的商人佩加洛提,他在安特卫普工作,最远只到过巴勒斯坦,却写了一本如何跟我国做贸易的畅销书,甚至建议要带上女人,因为同我国女子交往很不安全。所以,他写的可能不是第一手的经验。
马可讲述的故事有些的确是匪夷所思。他说,他曾遇到吃生肉的人。对此,要亲眼见过才敢相信。作为蒙古大汗忽必烈的使臣,马可·波罗曾到访云南,遇见了一些少数民族。有一件事让他非常惊讶,这里的人们竟然食用生肉。很显然,今天他们依旧如此。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喜欢生吃的这种肉竟会是猪肉。人们都知道,猪肉一定要煮熟之后才能吃。可是这些人,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吃生猪肉;而且从这一张张气色红润的面庞来看,他们都非常健康。
迷题六:史料记载
有关马可·波罗的较大疑点,是他没有出现在任何汉语或蒙古语的史料中。当时我国的官僚体系极为庞大,一切大小事项都会被记录在案,每个城市的每一任地方官,每一个小官吏都不会被漏掉,但马可·波罗一家压根儿没出现过。
文献中记录了其他欧洲人,却没有马可·波罗。两百年来,我国的、欧洲的历史学家都在竭力寻找,结果一无所获。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不能过于依赖那一时期的记录,就连一些重要的人物也没有出现在当时的汉语文献中。元朝的原始档案在朝代临近尾声时就已被毁了。其实小编觉得,不管马可波罗去没去过我国,这都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他写下的作品确实反映了我国的现状,在那一时代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就是马可波罗做出的较大的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可波罗六大谜团是什么,马可波罗六大谜团是哪六个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