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或然论

[拼音]:huoranlun

[外文]:sy╣dv╣da

耆那教的推理和判断的逻辑形式,特别用于论证耆那教的“非一端论”哲学。亦称或许说。古代印度哲学界存在着灵魂不灭论和灵魂断灭论、本体绝对论即执一论和现象杂多论即执异论等对立观点,各执一端,互相诘难。耆那教哲学家认为,这些都是一端之论,片面之见,不足以说明事物的真相,因而提出“非一端论”。认为凡事总有两端,两端在各自特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反映部分的真理,不能把一事的两端截然割断,绝对对立。或然论的逻辑功用就在于为非一端论的论证服务:事物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或许“是”,在另一种特定情况下或许“非”,在第三种情况下或许“又是又非”,在第四种情况下或许是“不可说明”,并由此扩展到七个形式,称为“七支论法”。此法的核心是要说明哲学根本问题的两种观点并非绝对地相互无关,而是相对地彼此有关。因此,不能执一说以排斥另一说,或者反之。只有采用综合、调和的方法来观察哲学基本问题,才能如实反映真理的全貌。耆那教的或然论包含着若干辩证法的因素,但也掺杂着怀疑论、诡辩论和调和论的成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坚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或然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坚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1912.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