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跳水运动

[拼音]:tiaoshui yundong

[外文]:diving

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基本姿势并用特定动作入水的水上运动。它包括实用跳水、跳水表演和竞技跳水。

从事跳水运动,能使人的体态矫健,且有助于全身肌肉协调发展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不同类型的跳水动作,有助于培养空中辨别方向和善于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在生产和国防建设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人类在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后,就开始有简单的跳水活动。在竞技跳水产生之前,在海岸线长、湖泊多、水源丰富的国家,很早就有了实用跳水。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里,陈列着1只大约公元前500年制成的陶质酒杯,杯上绘着一个跳水者勇敢地从船舷上跳入海中,这是目前所见跳水运动最古老的证物之一。

我国宋代诗人王珪曾写过一首描述跳水活动的《宫词》,其中写道:“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又据宋代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载:“……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水秋千”就是一种跳水器械。“筋斗掷身入水”,则是说,跳水者在完成空间翻腾动作之后,身体直插入水中。由此可见,我国跳水器械和翻腾入水的跳水技巧,在宋代已达到很高水平。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带的码头工人、船工、渔民,在17世纪就盛行从悬崖陡壁上、码头上或桅杆上跳入水中的花式跳水。随后,人们把跳水从悬崖上或桅杆上移至固定的建筑物上,并逐渐发展到现代的跳台和跳板跳水。

近代花式跳水的发源地在德国和瑞典。被德国人誉为“花式跳水之父”的J.C.F.古茨穆茨,曾介绍过德国哈雷盐场工人的跳水技术。另一位德国体操教育家O.克卢格,在他1853年出版的《游泳和跳水技术》一书中,列举了53种原地跳水、22种助跑跳水和14种其他姿势的跳水。可见19世纪跳水运动在德国已有很大发展。竞技跳水出现以前,跳水的好坏是以起跳的高度来衡量的。美国人卓松1871年从通往纽约的桥上跳入水中,其高度为46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泳比赛中开始加进跳水项目,并逐渐形成现在比赛所采用的跳水规则。以后,竞技跳水逐渐发展成为跳水运动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章

跳水运动的由来基础知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严悦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跳水运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严悦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112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