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大藤峡起义

[拼音]:datengxia Qiyi

广西大藤峡地区瑶族、僮族人民反对明朝统治的起义。大藤峡又名断藤峡、永通峡。位于黔江中下游的武宣至桂平间,约长百余里,两岸崇山峻岭,江水迅疾。在桂平县碧滩与 滩间,有藤粗如斗,连接两岸,居人赖以渡江,故称此峡江为大藤峡。以其为中心,包括广西东南部的浔州府、梧州府与平乐府西部及柳州府南部的方圆约六百余里地方,称为大藤峡地区,这里聚居着瑶、僮(现改为壮)等少数民族和部分 ,尤以瑶族为多。明朝 较早地在这一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用武装夺取瑶、僮族居民土地,又利用食盐垄断和专卖,对当地居民进行苛重剥削。甚至以封锁食盐进入广西,作为迫使瑶、僮族人民就范的手段,因此激起大藤峡地区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

大藤峡地区的各族人民起义自洪武时起不断发生。较重要的有:洪武十九年(1386)至二十八年爆发的浔州大亨、老鼠、罗禄山瑶民起义;永乐三年(1405)浔、桂、柳三府瑶民起义和十三年胡通四、韦保遵领导的僮民起义;宣德四年(1429)至七年覃公领导的起义;景泰二年(1451)侯通二领导的瑶民起义;正统至成化间蓝受弍、侯大苟领导瑶、僮人民起义等。侯大苟起义规模甚大,势力扩展到广东等省。成化元年(1465),右佥都御史韩雍、都督同知赵辅等率军十六万前往 、起义军近七千人被杀,侯大苟被俘牺牲。韩雍命人砍断大藤,改大藤峡为断藤峡,在其地置武靖州,加强控制。次年,侯大苟余部侯郑昂和胡公返又举义旗,坚持至成化八年。此后,大藤峡地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转入低潮。

正德年间, 大藤峡地区又爆发起义。 正德十一年(1516)总督陈金率军 起义后,又行安抚之策,命 与当地少数民族互市、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对过峡商船收税,使商舶稍通。陈金又请敕命,改断藤峡为永通峡。嘉靖时,由于官府压迫转剧,大藤峡人民反抗斗争再度掀起 。东连柳州,北连庆远(今广西宜山)、忻城,西连东兰,南接上林的广大地区皆爆发起义,与大藤峡地区的起义群众互相配合,严重地威胁着明 在广西的统治。嘉靖六年(1527)明廷命王守仁以兵部尚书总制两广、江西、湖广军务。七年王守仁督师 胡缘二、黄公豹起义,被杀的民众达一万五千余人,王守仁还在此地建讲堂、兴学校,教 “圣贤之学”,以使人民服从地主阶级统治,但他并没有达到目的,十五年,侯胜海、侯公丁兄弟又相继率瑶民起义,直到十八年被 。天启六年(1626),胡扶纪再次率众反抗,但亦于次年遭 。至此,前仆后继、历时二百五十余年的大藤峡地区各族人民起义才告失败。

参考书目

高言弘、姚舜安:《明代广西农民起义史》,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1984。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昊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藤峡起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昊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0060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